今日上午,記者從國家發改委了解到,2019年起國有企業不再以任何方式為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供水、供電、供熱〈供氣〉及物業管理)承擔相關費用。
據了解,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是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的重要內容,有利于國有企業減輕負擔、集中精力發展主營業務,也有利于整合資源改造提升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職工居住環境。
2012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先后在黑龍江、河南、湖南、重慶、遼寧、吉林、廣東、海南、四川、貴州等10省(市)開展了中央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試點,取得了積極成效,為全面開展分離移交工作積累了經驗。
新規
2019年起國企將不負擔“三供一業”
據記者了解,目前很多職工家屬區的暖氣費,物業費等居住相關費用都還是由單位負擔。或者以補貼的形式發放,或者單位直接繳納。相比商品房而言,有的單位職工居住成本微乎其微。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轉發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關于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通知顯示,今年開始,將在全國全面推進國有企業(含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對相關設備設施進行必要的維修改造,達到城市基礎設施的平均水平,分戶設表、按戶收費,交由專業化企業或機構實行社會化管理,2018年年底前基本完成。
同時,從2019年起國有企業不再以任何方式為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承擔相關費用。分離移交工作的責任主體是企業,移交企業和接收單位要根據“三供一業”設備設施的現狀,共同協商維修改造標準及組織實施方案等事項,簽訂分離移交協議,明確雙方責任,確保工作有效銜接。
通知還要求,國有企業不得在工資福利外對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進行補貼,切實減輕企業負擔,保障國有企業輕裝上陣、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原則上先完成移交,再維修改造,按照技術合理、經濟合算、運行可靠的要求,以維修為主、改造為輔,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優化整合。分離移交工作執行地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臺的相關標準和政策,保證分離移交后設備設施符合基本標準、正常運行。
途徑
可由物業公司接管
通知指出,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的物業管理可由國有物業管理公司接收,也可由當地政府指定有關單位接收,支持實力強、信譽好的國有物業管理公司跨地區接收移交企業的物業管理職能。已經進行過房改的職工家屬區,也可在當地政府指導下,由業主大會市場化選聘物業管理機構,或者實行業主自我管理。
接收單位為國有企業或政府機構的,依據《財政部關于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有關財務管理問題的通知》的規定,對分離移交涉及的資產實行無償劃轉,由企業集團公司審核批準,報主管財政部門、同級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備案。
移交企業要做好移交資產清查、財務清理、審計評估、產權變更及登記等工作。多元股東的企業應當經該企業董事會或股東會同意后,按照持有股權的比例核減國有權益。
在人員安置方面,通知要求,移交“三供一業”涉及的從業人員,原則上按照地市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政策標準接收安置,按照有關政策無法接收的人員由移交企業妥善安置。
企業集團公司及移交企業要做好相關工作銜接,深入細致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確保企業正常運轉和職工隊伍穩定。
費用
由企業和政府共同分擔
分離移交“三供一業”的費用包括相關設施維修維護費用,基建和改造工程項目的可研費用、設計費用、舊設備設施拆除費用、施工費用、監理費等。
通知明確,分離移交費用由企業和政府共同分擔。中央企業的分離移交費用由中央財政(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補助50%,中央企業集團公司及移交企業的主管企業承擔比例不低于30%,其余部分由移交企業自身承擔。
原政策性破產中央企業的分離移交費用由中央財政(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全額承擔。中央企業的分離移交費用要按照有關要求進行申請、預撥和清算,具體辦法由相關部門另行制定。
地方國有企業分離移交費用由地方人民政府明確解決辦法。其中1998年1月1日以后中央下放地方的煤炭、有色金屬、軍工等企業(含政策性破產企業)分離移交費用由中央財政給予適當補助,具體辦法由財政部另行制定。
另外,通知還指出,因“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對企業經營業績考核指標產生較大影響的,進行經營業績考核時可予以適當考慮。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主管部門 頻道推薦
-
銀監會規范委托貸款 外資銀行或成重監對象2017-0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