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救助易、收養難,廈門流浪小動物救助屢陷困境
▲愛心人士與流浪狗的合影
海峽網11月5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朱黃 林毅彬)“當您每天回到家,親人煮好了可口的飯菜等你時,你是否曾留意過,在我們周圍還有這樣一群生命,在寒冷的夜晚里,它們饑腸轆轆,帶著病殘的身軀,為了躲避兇殘的捕殺,正瑟瑟發抖地露宿在樓道里、草叢中、大樹下、墻角旁……”這是網友發的一個倡導關愛廈門流浪貓狗的帖子。
當越來越多的流浪貓、狗游蕩在外,進而衍生擾民、摩擦等一系列問題后,令人頭疼的流浪狗問題隨之而來。不少市民關心流浪狗的命運,很多愛心人士也加入到救助流浪狗的義工隊伍中。
義工們紛紛表示,救助流浪的寵物貓犬,更多是想為廈門的城市文明發展盡一份力,這需要相關部門周到的管理服務,也需要更多民間愛心力量的加入。
長跑世界冠軍把收留流浪狗當“職業”
張林麗是長跑世界冠軍,曾打破3000米世界紀錄,她帶頭創辦的廈門玉米地小動物救助站,現已發展成全市最大的民間流浪狗救助站。
十幾年前,張林麗無意中認識了一只叫歡歡的流浪狗,似乎特別投緣。歡歡一路跟著回家,她才發現,歡歡的尾巴爛了。平時她就喜歡狗,于是花了1000多元把歡歡治好了。
看到歡歡歡快地奔跑著,張林麗卻輕松不起來。“廈門應該還有很多這樣的流浪狗,它們該怎么辦呢?”
從此,張林麗開始留意島內周邊的流浪狗,決心救助這些無依無靠的小家伙,成了流浪狗的“職業救助人”。
張林麗救助的流浪狗中,多數是被主人拋棄的,有的生病,有的遭遇車禍,甚至還有的被虐待。
漸漸地,她把越來越多的精力投入到收養流浪狗中,家人開始出現反對的聲音,丈夫多次與她爭吵,朋友、同事也表示不理解。“每次看到傷殘的流浪狗,我兩條腿就挪不動步,于心不忍啊。”她說。
不過,在張林麗的堅持和勸說下,丈夫最終體諒了她,也加入了救助流浪狗。家里最怕狗、最反對收養流浪狗的公公,也加入了,好幾次深夜,一聽到狗出事,公公都趕去照料。
志愿者們共同搭建小動物救助站
最初,張林麗在島內租平房收留了六七只流浪狗,沒想到后來一發不可收拾。
得知她在收留狗狗,越來越多的人把不想養的狗送來。此時,島內的小救助站已無法容納這么多狗狗,她便開始尋找更大的地方建立救助站。救助站被命名為“玉米地救助站”。
2009年,玉米地救助站從島內搬到同安西柯一個舊廠房??招拇u、石棉瓦、防曬網,還有小隔間,雖然簡陋,但所有設施都是張林麗和7名志愿者一手搭建起來的。
張林麗忙不過來,雇了一個工人專門照顧救助站的狗。曾經也有很多義工過來幫忙,但堅持下來的不過七八人。
救助站的開銷越來越大,開始出現經濟困難。張林麗和堅持多年的幾名義工,一起出錢,平時多出力,盡力維持,并在社會上發出求助信息。一名在廈門做生意的臺灣女商人,主動提出每個月承擔20袋狗糧。
工作、家庭、救助站,每天連軸轉。張林麗說,她也愛美,可是沒有時間打理自己,沒有時間逛街。
很多人不理解,她為什么要這么做?
張林麗說:“現在更多的是出于一份責任。救助站里的狗是被遺棄的,有的因為生病,有的因為車禍,有的因為主人嫌麻煩,但我做不到視而不見,只能將它們帶回來。我相信,狗跟我們人類一樣,每一條狗背后都有一個故事,每一條生命都值得我們去尊重。流浪狗的來源主要有兩個途徑,一個是走失,另一個是因為各種原因被主人拋棄。所以我們也呼吁各位養狗人,外出時一定要拉好狗繩,照看好自己的狗。另外,狗狗生病時,千萬不要隨意拋棄它們,養了它就要關心它。”
這個群,從“寵物交流”到“流浪救助”
金雞亭小區的“流浪貓狗救助群”常常被業內動物保護人士津津樂道,目前,居民洪女士是群主。她說,金雞亭是規模較大的老社區,住戶喜歡養寵物,這些年越來越多,大家經常在樓下遛貓狗,久而久之,因為共同語言便熟絡起來,互相加微信,一起討論關于寵物喂養方面的知識。大概4年前,大家建立了一個養貓狗人士的交流群。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群由原來的三四人發展到如今一百多人。“大家經常在群里交流貓狗的知識,比如定點投食、轉發走失貓狗、為小區流浪貓找主人、幫助受傷的貓狗或者做一些動物保護的宣傳。”因為一份愛心,慢慢聚集了小區里甚至附近小區喜愛小動物的人。隨著小區里流浪貓狗的增多,大家的“任務”更重了。
以這個群為平臺,大家不斷地分享自己的資源。有的人認識動物保護協會,有的人認識寵物醫生,大家在群里互相幫助了很多年。洪女士說,“其實我們是基于社區做這個事情,每個小區有不同的特性,希望廈門每個小區、每個社區也都有這樣一群人愿意為流浪小動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果你有飼養小動物,請科學喂養,不要傷害它們。小動物也是我們人類的朋友,它們都是有生命有靈性的,請不要拋棄它們。”
不久前,一場義賣活動在金雞亭小區進行,緣起是幫助一只被愛寵人士“球球媽媽”收養的貓咪“女神”,也號召愛心人士領養流浪動物。大家拿出家中的閑置物品,有洋娃娃、書本 、鍋等進行義賣。同時,通過展板宣傳、傳單等形式,呼吁大家愛護動物,科學喂養。
義賣最終募集到資金一千多元,均將用于流浪貓狗的救助,“小區居民都很熱心,路過都會停下來,很多人來購買我們的義賣品,也不講價,都會多給錢”?,F場,有兩名居民登記領養意向。
二十年如一日一個人帶動了很多人
說起群里的球球媽媽,洪女士豎起大拇指,“關愛動物,她是二十年如一日,經常能看到她在小區給那些流浪貓狗投食,而她也只是一名普通工人”。社區里的人都被她的行為感動,紛紛自發購買一些貓狗糧給她,有些人也慢慢加入了定點投食的隊伍中。
球球媽媽1997年搬到金雞亭小區,看到流浪貓狗,偶爾會拿食物喂它們,慢慢“一發不可收拾”。“她一天喂兩次流浪貓狗,早一次晚一次。她自己住套小三房,把其中一間專門改造成幾只小動物的家。樓下儲藏間也對流浪貓狗開放。”“剛開始只有我一個人在做,后來很多人捐些愛心糧,我再拌貓罐頭,還經常買巴浪魚拌飯給它們吃。”球球媽媽說,也會帶那些較親近人的貓狗去絕育。“屁屁”是她印象特別深的一只流浪貓,兩個月前它得了貓瘟死去,至今想起她還萬般心疼,“想它了就看看它的照片,一萬個舍不得”。“屁屁”是球球媽媽6月5日在樓下撿的。當時是半夜,發現小角落里蜷縮著一只小橘貓,她帶回家一看,“貓咪眼睛發炎,都睜不開了,一定是生病被主人遺棄的。”她每天給屁屁抹金霉素眼膏,噴皮膚藥,“慢慢好起來,就是天天拉稀,媽咪愛、益生菌、蒙脫石散都用上了,時好時壞。因為它很粘我,我叫它屁屁,我家女神特疼它,天天舔它”。
8月初,球球媽媽發現屁屁無精打采沒胃口,寵物醫院診斷是貓瘟,經過十幾天的治療,屁屁還是走了,她當下哭得稀里嘩啦。
聲音
義工們的苦惱:
救助易,收養難
就這樣,像球球媽媽一樣,小區里的更多愛心人士與流浪貓狗建立了特殊的友情。同時,隨著城市流浪狗數量的增多,義工們也認為自己的力量相對于龐大的流浪狗群體而言,顯得杯水車薪。
在救助過程中,最大的困難就是救助后的收容問題。“救助后,怎樣盡快給受助的流浪狗找一個家,這是一個難點,愿意幫忙救治的人很多,但愿意長期喂養的卻很少。同時,由于流浪狗的產仔率比家養狗要高,流浪狗的數目會越來越大。不少人對我們存在誤解,認為只要發現需要救助的動物,送到志愿者手中就可以了,但更多時候,我們能提供的是相應的救護幫助,隨著近幾年流浪狗的增多,對于流浪貓狗的收養,我們也感到有些力不從心。”義工們表示。“貓狗也有生命和感情,養狗和棄狗付出的代價太小了,想養就養,不想養就扔。”義工志愿者說,馴化過的寵物都不喜歡流浪,動物與人類一樣渴求幸福,畏懼叢林法則。“它們其實只想有個家,有一個可以讓它們陪伴的主人。貓犬的生命只有短短十幾年,它們希望與人做伴。有時候,我站在貓狗的角度想問題時,就會有一陣悲涼襲上心頭。希望文明養犬、善待犬類。”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倉山一路旁躥出兩條狗 頻頻追趕狂吠路人2018-10-15
- 福州仙塔小區流浪狗樓道生崽 見人靠近就追咬2018-09-19
- 校內等候高考 女生被流浪狗咬傷2018-07-02
- 流浪狗咬人 喂狗者該不該“背鍋”2018-05-17
- 女生在校園遭流浪狗撕咬2018-05-03
- 摩洛哥為申辦世界杯瘋狂射殺流浪狗 相關組織痛斥2018-04-18
- 別再隨便摸流浪狗了!25歲?;槻勘灰С芍貍?/a>2018-03-09
- 寵物新片《本吉》曝預告 流浪狗化身英雄救小孩2018-02-14
- 一伙人毒殺流浪狗后擄上車帶走 事發福州永泰2018-01-17
- 《中餐廳》張亮隨手倒掉剩菜 靳夢佳心疼:是給流浪狗的2017-08-23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