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莆田仙游:謀求轉型脫困,打造仙作新平臺
京東(仙游)數字經濟產業園
海峽網6月6日訊(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劍波 通訊員 鄭志忠 文/圖)去年,仙游縣與京東集團決定共建數字經濟產業園,打造仙作新平臺。產業園總投資43.96億元,以京東集團在仙游注冊成立的運營公司作為載體,通過創新驅動、數字賦能,破解仙作產業的原材料、供應鏈金融、營銷和品牌品質、人才、物流等五大問題。
“攜手京東集團建設全球工藝美術品展示交易公共服務平臺和京東電商生態產業集聚中心,將促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推動仙作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仙游縣縣長吳國順說。
京東·仙游品牌合作啟動儀式
用標準化維護市場信譽
仙作紅木古典工藝家具產業是我省重點培育的12個全國知名輕工產業集群之一,是莆田市重點培育的三大千億產業集群之一,也是仙游縣最具基礎、特色、優勢的富民產業、支柱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目前,仙游縣已成為我國最大的木雕生產基地和三大紅木古典家具主產地之一。
去年,以仙作為主力軍的仙游工藝美術產業實現產值400億元,登記注冊的生產廠家、經營性企業44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工藝企業177家,從業人員21萬多。全縣有榜頭、度尾、大濟、賴店4個生產集聚區,以及一批古典家具生產專業鎮、專業村、專業街,涵蓋10個鎮街。
2015年以來,受宏觀經濟下行影響,紅木古典家具市場出現消費疲軟、存貨偏高、價格持續下降等問題,盈利空間被嚴重擠壓。如何轉型升級、擺脫發展困境,一時間成了亟須解決的重要課題。
“少了文化元素,再貴質材生產出來的家具,也僅僅是實用性的家具,而不是值得珍藏的收藏品。少了工藝創新,跟風擴張只會加速產業走向沒落。”仙游縣工美局局長黃杰說,從微觀角度分析,仙作企業規模不一,參差不齊,難免存在以次充好、同質化競爭、研發設計滯后的問題,嚴重損害了區域品牌的市場信譽。
針對這些瓶頸,一些仙作大企業已經嘗試轉型升級。魯藝集團是中高端紅木家具領軍品牌,通過高薪引入知名企業高級人才,結合紅木行業特點進行生產工藝、流程再造,成功構建紅木行業最先進生產管理體系,并率先在紅木家具中植入芯片,使仙作家具帶著“電子身份證”走向全國市場。在魯藝集團副總經理鄭明偉看來,仙作紅木中小企業的生產環節沒有問題,但在管理和營銷方面卻是短板。中小企業實力有限,難以自我完善,需要強大的外力介入。
前年,《仙作古典家具》標準通過了中國標準化協會的論證,并頒布實施,規定了仙作古典家具的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產品質量明示卡、包裝、貯存與運輸的要求。
“回歸理性、回歸文化本質,制訂行業標準,以標準化推動產業發展。”參與標準制訂的三福集團董事長黃福華介紹說,標準化是支撐產業健康發展的必備條件,是培育優秀品牌、支持優秀企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仙游縣縣長吳國順(右二)在京東(仙游)數字經濟產業園調研。
從小平臺走向大平臺
為了整合紅木原料資源,莆田市、仙游縣國有企業參股,三福、魯藝、凱豐里3家大型企業聯合成立福建省仙作運營有限責任公司,采用混合制經營模式,吸收具有原材料合法采購渠道或者具有原材料基地的仙作企業作為子公司或合作企業,打造仙作供應鏈平臺。
針對仙作以往粗放式的發展模式和被動銷售局面,仙作供應鏈平臺將完善線上線下交易和結算環節,做到統一質檢、定價、銷售、結算、保險和售后服務,統籌仙游生產市場和全國銷售市場。
“仙作供應鏈平臺整合了資源,提升了市場管理水平,創新了營銷模式,保護了仙作品牌。但是,作為本土政府和企業自己搭建的平臺,規模不是很大,作用還是有限,這就需要資源渠道更豐富的知名大平臺助力。”黃杰說。
2018年9月19日,仙游縣縣長吳國順到京東集團總部考察。當年10月22日,“京東云”副總裁李永明等人拜訪仙游縣領導,達成合作共識。7天后,仙游縣政府組織召開京東(仙游)數字產業合作項目專家論證會,邀請社會專家和政府專家評審。當年12月28日,京東商城家具部門來仙游洽談合作,表示將重點傾注資源,共同做大做強紅木家具產業。
京東(仙游)數字經濟產業園落戶仙游國際油畫城,一期數字經濟展示中心已裝修完工。在產業園商務辦公區,50多家已入園的仙作企業正加緊二次裝修和辦公設備進場。另外,全球工藝美術品展示交易公共服務平臺已經上線,首批有130多家仙作企業入駐。產業園將重點實施“131”工程,即建設1個全球工藝美術品展示交易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全球工藝美術大數據中心、京東電商生態產業集聚中心、仙游產業創新中心,建設1個中國仙作工藝美術產業研究院。
為加快推進產業園發展壯大,根據京東集團戰略合作內容和產業發展需要,仙游縣印發《京東(仙游)數字經濟產業園產業扶持措施(試行)》,針對在京東產業園注冊登記、入駐,統計和稅收關系均在仙游,且在規定時間內上行到京東商城和公共服務平臺的獨立法人企業,給予一系列扶持措施。
產業園工作人員介紹入駐企業。
多元經營產生集聚效應
京東(仙游)數字經濟產業園工作人員王博介紹說,數字經濟展示中心占地約600平方米,具有展示、體驗等多種功能,可以直觀了解仙作家具的發展史、制作流程和特點,以及仙作家具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之路。還配備了實時互動功能,通過各種新技術,為參觀者展示仙作紅木古典家具魅力,感受仙作文化。
經過多次研究創新,結合“京東·仙作”品牌合作、供應鏈金融、紅木“一帶一路”等策略,產業園定制開發全球工藝美術品展示交易公共服務平臺,于今年3月4日開始上線運營。
“通過建立線上交易平臺,有效利用互聯網技術整合零散的仙作企業資源,將產品統一到平臺里面,提升科技信息傳播的交互性和同步性。”王博說,不僅有利于實現實時集中展示,還能大大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除了入駐全球工藝美術品展示交易公共服務平臺,還有27家仙作企業加入了京東商城仙作特色館,通過京東網上流量和優質的服務,形成多元化電商經營模式,從而增強產品曝光度,提升仙作企業的線上銷量。黃杰介紹說,京東商城仙作特色館由福建省仙作運營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運作,必須是首批獲得仙作集體商標使用權的100家仙作企業,才能入駐該館。這些仙作企業的產品均符合《仙作古典家具》標準,而且通過方圓標志認證集團有限公司質量認證,具備“一證一書一卡”。
在全球工藝美術品展示交易公共服務平臺集聚效應的影響下,更多生產企業和電商企業也在申請入駐。至今年底,平臺有望入駐300家以上,實現“會員量2000個、點擊量250萬人次、瀏覽量5000萬次、交易量15萬筆”的年度目標。待二期大數據中心、電商生態集聚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建成后,產業園將充分挖掘和利用海量數據資源中蘊含的巨大價值,加快大數據成果轉化和應用,及時了解仙作市場銷售走向,引導仙作企業生產更加符合消費者需要的產品。
“產業園還配套了物流體系,利用仙游現在最大的鴻昌(福建)物流有限公司,滿足大件物流需求,然后再依托京東物流資源,解決‘最后一公里’的物流問題。”黃杰說。
記者點評>>>
仙作是仙游的傳統特色產業,歷史悠久,發展至今,已經具有一定產業基礎和規模。但是,紅木作為珍貴的稀缺資源,甚至是不可再生資源,其內在局限性開始凸顯。
過去,仙作多是粗放的發展模式,產品技術含量、文化附加值低,其弊端也日漸暴露。個別企業為了快速謀求經濟利益,不在工藝研發創新上下功夫,反而不惜抄襲模仿,損害了區域品牌的整體利益。
受限于大件產品特點、整體價格較高等因素,仙作的終端銷售方式多以線下為主,已然落伍。改變傳統商業模式迫在眉睫。
眼下,互聯網、大數據、云平臺等新技術不斷推陳出新,為優化仙作產業生態創造了條件。隨著大大小小產業平臺的陸續搭建,仙作面臨的諸多問題有望一一化解,未來大有可為。
責任編輯:黃仙妹
- 莆田仙游縣鯉南鎮連續12年為老人免費體檢2019-05-29
- 莆田仙游:迷路小女孩路邊哭泣 警察叔叔幫她找回媽媽2019-04-02
- 莆田仙游榜頭鎮開展出租房沿街店鋪消防隱患整改工作2019-01-23
- 莆田仙游鯉南一安置房電梯故障 兩名老人被困2018-12-28
- 莆田仙游榜頭:掃黑除惡宣傳全覆蓋 嚴打出實效2018-12-14
- 莆田仙游楓亭開展憲法宣傳周活動 建設法治楓亭2018-12-07
- 莆田仙游:男子酒后用鑰匙劃花他人車輛 被判刑7個月2018-11-16
- 莆田仙游再添古玩城 預計下月中旬開城正式營業2018-11-02
- 莆田仙游:兄弟起紛爭鬧上法庭 法院“溫情”化干戈為玉帛2018-10-24
- 莆田仙游:網戀男友借錢遲遲不還 女子起訴才發現受騙2018-09-30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高考將至 莆田城廂區多舉措護航食品安全2019-06-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