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泉州以端午為媒,以非遺為韻,推出60+文旅活動,串聯起千年非遺脈絡與煙火人間的市井溫情。從國際龍舟賽的激昂鼓點到“嗦啰嗹”巡游的悠遠吟唱,從海上潑水節的狂歡浪潮到宋代市井的沉浸式穿越,一場傳統與潮流交織的端午盛宴,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沉浸式體驗世遺之城。
龍舟賽點燃假日激情
在石獅蚶江古渡頭,連續三天的第十九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吸引眾多民眾前來觀看。閩臺對渡文化節不僅引入陸上潑水嘉年華、追光音樂會、燈光秀、無人機表演等新項目,還聯動十里長堤、林鑾渡等景點,形成“傳統狂歡+時尚消費”復合業態,游客市民朋友們參與感十足。
在南安市羅東鎮舉行的2025泉州海絲“源昌杯”世界龍舟大賽,吸引了國內外28支隊伍、近700名運動員同場競技,為觀眾呈現一場激情澎湃的水上運動盛宴。
在泉港區南埔鎮沙格村舉行的一年一度的沙格海上龍舟競賽,現場擠滿了觀看的村民和游客,他們對精彩熱鬧的端午民俗驚嘆不已。
在晉江安海鎮安平橋景區舉行的“嗦啰嗹”習俗原生態展示,讓市民游客近距離領略這一傳統民俗的獨特魅力。鯉城臨江轄區內也舉辦“嗦啰嗹”民俗活動,巡游隊伍唱著“嗦啰嗹”歌,火鼎公婆詼諧逗趣,拍胸舞壯漢擊掌而歌,青獅隊騰挪跳躍,沿途分發艾草香囊與文明手冊,讓古老儀式兼具文化傳承與現代文明引導功能。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嗦啰嗹”又稱“采蓮”,承載著祈愿安康幸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祝福。
“非遺+”綻放世遺魅力
泉州端午是流動的非遺盛宴。作為世界遺產城市,泉州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端午節期間眾多非遺活動紛紛登場,讓游客近距離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在清源山老君巖廣場,“千年南音”與當代琴音和諧共鳴,吸引眾多游客和市民朋友們的目光,許多家長特地帶小孩到現場欣賞。在老君巖廣場周邊的“非遺+”沉浸式演藝,圍繞世遺+非遺,開展系列非遺演藝活動,為游客帶來清源講古、五祖拳、掌中木偶三個節目多場次演藝,吸引眾多游客市民參與。
在洛江橋南古街、橋中亭、僑批館舉行的“賞非遺 迎端午”洛陽橋惠民演出,南音演唱、木偶戲等優質非遺節目輪番上陣。游客們漫步在古街古橋之間,聆聽著悠揚的南音,欣賞著精彩的木偶戲,仿佛穿越回到千年之前的泉州。
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一幅清代“龍池競渡”民間水陸畫,讓游客和市民看到了古人們駕船競渡、追逐潑水的熱鬧場景。在三樓,仿竹編龍舟制作讓小朋友們在經緯交錯的竹篾間,觸摸兩岸共同的文化記憶。
端午假期,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15個工坊對外開放,市民游客在此體驗刻紙、木偶頭、木雕、花燈、彩扎、珠繡、竹藤編、錫雕等非遺項目,觀看非遺劇場梨園戲、高甲戲、南音等精彩演出,流連忘返。(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王金植)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泉州世遺的“中國之最”獲超1600萬條搜索2021-12-07
- 5種語言上線講述泉州世遺故事 讓市民了解22個泉州系列遺產點2021-09-27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這條南安通往泉州市區的路,即將全線貫通2025-06-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