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專題地圖>專題要聞
      分享

      “非遺”住進民族記憶里

      貴州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省份,系古代幾大族群遷徙流轉之地,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仡佬族、彝族、土家族等17個世居少數民族在這塊土地上創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樣式,構成了貴州省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山高谷深、地貌復雜,獨特的自然環境從前阻礙了貴州各民族與外界的交流,卻讓散落在大山深處極具史料價值的民族文化、民族服飾、節日習俗得以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

      目前,貴州共有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項,國家級名錄85項140處,省級名錄561項709處,市、州級名錄1000多項,縣級名錄4000多項。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貴州“非遺”鋪就美麗脫貧之路

      侗族大歌(圖片來源:《我們的十二五》)

      然而,“非遺”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的符號,一串顯目的數字,更是貴州各民族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的體現。

      農閑時節,黎平縣小黃村的侗人們在鼓樓中長坐,教歌學歌對歌的侗人不聞雞鳴不散。侗家人常常自豪地說:“我們會說話的,就會唱侗歌!”

      在貴陽清鎮一帶的四印苗女性還部分保留著在夜晚績麻、掄線、紡線、煮麻、洗麻、牽、織衣、挑花、繪蠟花。他們把生活繡進一針一線。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貴州“非遺”鋪就美麗脫貧之路

      銀飾(圖片來源:《我們的十二五》)

      在麻山地區一帶的苗族至今仍有歌師唱誦苗族英雄史詩《亞魯王》,他們相信靈魂在唱誦中能跟追隨祖先亞魯王回到故土。

      ……

      不得不提的是,這些根植于農耕社會的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閃耀著燦爛光芒的同時,隨著現代社會的推進同樣面臨著極大威脅。

      保護“活”態文化

      “一些非遺代表性項目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和空間,還存在傳承人群普遍存在文化素養不足等弱點。”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龍佑銘曾在采訪中表示。

      從文化生態入手,貴州著力于非遺項目所在地的文化生態保護。2012年,貴州頒布了《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專門對建立文化生態保護區作了具體的規定。2014年5月又出臺《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規劃(2014—2020年)》等相繼出臺……從單個非遺項目保護提升為區域與項目保護并重,重點在保存當地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和人文生態,確保非遺項目活態傳承。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貴州“非遺”鋪就美麗脫貧之路

      西江千戶苗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韋一茜 攝)

      一組數據顯示,目前貴州有國家級傳承人57名,省級傳承人402名。與貴州“非遺”項目數量比,貴州“非遺”傳承人遠遠不夠。

      “現在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多,好多不愿意學,怕是以后沒有人學了,有興趣的就多教幾個吧。”從1976年開始學習銀飾制作技藝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楊光賓說。

      “非遺”文化應根植于教育的沃土。近年來,雷山縣推進“非遺”文化在全縣中小學、幼兒園、少年宮校園風行。雷山民中將雷山縣13項國家級“非遺”名錄編寫成《雷中“非遺”校本教材》上下冊,分發師生人手一冊,各班開設每周2課時的民族文化傳承課程。雷山二中從2016年起在七年級部分班級每周開設一節民族文化傳承課,先后講授了《苗語》《蘆笙》《銅鼓》《苗歌》等相關知識,同時編排了《銅鼓魂》《校園鼓笙》等表演節目。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貴州“非遺”鋪就美麗脫貧之路

      雷山縣大塘民族小學的短裙苗扁擔舞

      非遺的傳承實踐不僅要讓相關的人群體驗到共同秉承的傳統,同時也能夠讓人們持續地感受到文化多樣性仍在豐富,這需結合產業發展共同作為。

      近年來,以政府引導實施的貴州文化開發已經在民間形成一股巨大合力,使得民間文化旅游產業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氣象。舉個例子,丹寨縣結合非遺項目的生產經營情況,積極指導傳承人以生產經營性帶動項目的傳承與保護,拓寬群眾增收渠道,形成“公司+協會+農戶+電商”的新發展模式,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非遺”成就美麗脫貧之路

      如何讓非遺保護和傳承融入大眾、融入生活、融入當代?

      2013年,貴州省婦聯牽頭推出的“錦繡計劃”,以期通過“錦繡計劃”的實施,保護和挖掘優秀民間民族技藝,促進婦女創業就業,增加群眾收入。同年,貴州省出臺《關于實施婦女特色手工產業錦繡計劃的意見》,出以刺繡、蠟染和民族服裝服飾為重點,實現民族民間特色手工產業與婦女事業同步發展。

      事實上,以民族文化為依托的文化產業成為一部分人解決生計的方式,不僅一定程度上擴展了文化認同的外延,而且使得地方文化在市場的激勵下得以傳承和發展。

      通過演唱侗族大歌來實現就業增收從江縣高增鄉小黃侗寨是一個生動的例子。去年3月,小黃侗寨村民吳榮德等人發起成立“侗族大歌”旅游專業合作社,采取“農戶+合作社+公司”的經營管理體制,這是侗族大歌遺產地首家創辦的旅游專業合作社,其目的是增強小黃侗族大歌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同時,也讓農民通過唱侗族大歌實現增收的目標。

      【喜迎十九大·文脈頌中華】貴州“非遺”鋪就美麗脫貧之路

      肇興侗寨(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韋一茜 攝)

      “非遺”保護與傳承與貴州的“大扶貧”戰略行動緊密結合,在“大數據”戰略行動中也有所作為。貴州率先提出“文化助推脫貧”,出臺并實施了《貴州省傳統手工技藝助推脫貧培訓計劃(2016—2020年)》,圍繞培訓計劃在全國率先建立起了“貴州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培訓研究中心”和貴州工作站等;同時,貴州被列為“全國首批非遺數字化試點省”,率先建立起了貴州非遺數字化管理系統,建成了全國第一座綜合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館。

      “非遺”成就美麗脫貧之路,通過多姿多彩的文化展現出貴州從“后發”走向“趕超”的精彩歷程正在徐徐展開。(記者 楊儀 李娟)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伊朗表態:不打算對美進一步報復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人与禽交videos,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天天澡夜夜澡人人澡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素人福利| 日韩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天啪天天久久天天综合啪| 免费鲁丝片一级观看|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西西人体欧美大胆在线| 日本视频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在线2021| 久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文化传媒精品免费网站| 暖暖免费中国高清在线|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 亚洲AV无码久久久久网站蜜桃| 欧美老少配xxxxx| 晚上睡不着来b站一次看过瘾 |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97碰公开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女同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高清va在线播放|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中韩乱码亚洲大片 |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 小h片在线播放| 伊人五月天综合| 91人成网站色www免费下载|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国产欧美久久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老子影院理论片在线观看| 尤物在线观看精品国产福利片| 免费看男阳茎进女阳道动态图| jizzjizz国产精品久久| 欧美老熟妇xB水多毛多| 国产日韩欧美视频在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精品欧洲videos| 在人间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