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國務院正式公布《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多家業內機構進行了解讀。
反復強調穿透式監管
陸金所董事長兼CEO計葵生表示,從規模上看,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已經領先全球。隨著新監管規定的落地與實施,中國金融科技的發展在規模上和質量上都可以全面領先世界。《實施方案》的出臺為互聯網金融企業發展進一步創造了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明確業務邊界,指明規范發展方向,讓互聯網金融真正成為普惠金融最大主力力量,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計葵生指出,《實施方案》專項整治的,是脫離金融監管和金融風險管理原則的所謂“金融創新”,避免由于互聯網金融創新失序導致的社會及金融風險,保護投資者和社會利益。互聯網金融創新決不是鉆監管的空子進行政策套利甚至欺詐投資者。
根據網貸之家數據,2016年9月P2P網貸行業單月成交量達到了1947.17億元,離單月2000億元的關口近在咫尺,9月網貸行業單月成交量相比半年前的3月增長了約40%。
隨著P2P網貸行業成交量迭創新高,P2P網貸貸款余額呈現單邊上升的走勢。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11日,P2P網貸網貸行業貸款余額約為7200億元,而4月13日P2P網貸網貸行業貸款余額約為5600億元,增長幅度為28.57%,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
而這樣的網貸規模,在拍拍貸CEO張俊看來,也是監管層擔心的因素之一,隨著互聯網金融在這兩年的快速發展,在傳統的銀行體系之外,單是網絡借貸在9月份已經達到近7000億的在貸余額規模,互聯網金融事實上已經成為另外一個“影子銀行體系”,一旦互聯網金融爆發系統風險,監管無法實施有效管控,因此監管層十分急迫的將互聯網金融納入到整個國家金融監管體系中來并開始整治。
張俊表示,在不到2個月的時間里,政府密集出臺監管規定和發布整治工作實施方案,表明政府決心將互聯網金融納入到國家大的金融監管體系中來,防止系統性風險從非常規領域爆發。互聯網金融行業將毫無意外的迎來行業洗牌的提速,合規成為生死劫。
“在兩個整治實施方案中都反復強調要實施’穿透式監管’,也就意味著監管和整治工作會以平臺從事的具體業務性質來定性,許多打著’智能投顧、科技金融’旗號的平臺,雖然改名不叫P2P,但并不能規避監管和整治。”他這樣說道。
首付貸被點名 房地產金融將嚴管
《方案》中提到,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和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等未取得相關金融資質,不得利用P2P網絡借貸平臺和股權眾籌平臺從事房地產金融業務;取得相關金融資質的,不得違規開展房地產金融相關業務。從事房地產金融業務的企業應遵守宏觀調控政策和房地產金融管理相關規定。規范互聯網“眾籌買房”等行為,嚴禁各類機構開展“首付貸”性質的業務。
首付貸再次被點名,PPMoney董事長陳寶國認為,首付貸面臨根本性風險在于畸高杠桿帶來的巨大風險,它使購房者零首付就可以購房甚至投機投資炒房,但前提是房價必須一直上漲,一旦房價下跌,購房者特別是投機性購房者的資金鏈條立馬斷裂,風險即刻爆發。最后承擔風險的是最終債權人的銀行和購買首付貸產品的投資者,美國的次貸危機就是由此引發。因此,對“首付貸”進行嚴格禁止,對有效維護金融穩定意義十分重大。
對此,零壹研究則表示,對房地產金融要嚴管了,“眾籌買房”還可以,但是要規范;點名首付貸,嚴格不許做了;不過他們反問道,“贖樓貸、中轉貸這樣的業務還可以搞嗎?房產收益權的眾籌還可以搞嗎?”這些并沒有明確說明。
除此之外,網貸之家聯合創始人石鵬峰則關注了債權轉讓,他提出,專項整治文件中并沒有完全禁止債權轉讓,而是提出對于違規的債權轉讓行為進行排查,具體如何算作違規的債權轉讓行為在方案中并沒有詳細的闡述。
他表示,從8月24號銀監會聯合四部委發布的暫行辦法的第十條禁止行為中看到,平臺不得從事的是“開展類資產證券化業務或實現以打包資產、證券化資產、信托資產、基金份額等形式的債權轉讓行為”,對具體哪些屬于違規債權轉讓行為作了明確規定。而在民間借貸的法律規定中,債權轉讓是合法的。所以綜上理解,對于P2P行業的特別規定以外的——即除了禁止行為所明確的這幾種類型以外的債權轉讓行為應該是合法合規的。(新浪財經 許旻 發自上海)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互聯網金融 頻道推薦
-
天津市互聯網金融協會成立 國美金融當選副會2017-01-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