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明天就是植樹節了。

      說到植樹,不由得讓人想起泉州這座千年城市的別稱——“刺桐城”,想起了泉州的市花——“刺桐花”,想起了“刺桐港”。可以說,刺桐樹,走過了上千年,見證了泉州的歷史變遷。而宋、元時期,泉州更以“刺桐城”之名聞名海內外。而這些,相傳是緣于五代時節度使留從效擴建泉州城郭、環城遍植刺桐樹而得。

      除了刺桐樹,泉州還有不少樹木與泉州名人相關,如開閩王王審知與南安雪峰寺下的柳杉,如蔡襄與洛陽橋邊的松樹,如朱熹與“小山叢竹書院”的竹林等。

      本期《最閩南》,我們就一起來講講那些名人與樹的故事,并借此倡導植樹、倡導環保,倡導建設一個生態文明之城。

      刺桐古城多名人 植樹留史添美名

      洛陽橋上的榕樹 (吳嘉曉 攝)

      留從效 遍植刺桐留美名

      來自湖北的游客陳小姐因為看了紀錄片《重返刺桐城》,特意來泉旅游。

      剛踏上泉州,她就被北江濱公園一排排怒放的“刺桐花”震撼到了。“感覺宋代審美應當是淡雅的,而刺桐花卻是如此的濃烈。站在樹下,想象著當年,滿城火紅,該是何等的壯觀!”

      這種壯觀,宋代泉州人呂造有詩云:“閩海云霞繞刺桐,往年城廓為誰封?”

      據《泉州府志》載,南唐保大年間,留從效任清源軍節度使時,為保境安民,規劃拓建泉州城。在拓城建城的同時,在唐末盛行栽種刺桐樹的基礎上,再次環城遍植刺桐樹,泉州城遂稱刺桐城。它的寓意是:紅紅火火、吉祥富貴。

      老泉州人陳先生回憶道,十多年前,開元寺的刺桐樹還有很多,寺廟內外有近百棵。大概2006年,發現寺內的刺桐樹遭遇蟲害,想了各種辦法都沒搶救成功,到2008年前后,寺廟內的刺桐樹陸續死亡并被移走,連古船陳列館門口那棵300多年樹齡的“刺桐王”也未能幸免。陳先生說,每逢刺桐花開的時候,都是紅彤彤的一片,如紅霞纏繞,非常壯觀。

      他向記者介紹了可以觀賞刺桐花的地點:“刺桐路,泉州市區唯一一條以刺桐命名的道路,有一些刺桐樹,但并不顯眼,它們大多種植在人行道旁,有大有小。出刺桐路沿東湖街前行,經過東街,直到西街街口,泉州影劇院外,可看到一排刺桐樹。在義全街拐向金山方向的路旁,也有幾棵。江濱北路、豐海路也種了一些刺桐樹。要觀看成片的刺桐樹得屬公園最多,包括刺桐公園、東湖公園、西湖公園、濱海公園、芳草園、中山公園等。泉州晚報社《空中看泉州》拍攝的北濱江公園筍浯園,最近一段時間是花開期,很多市民都會前往賞花拍照。”

      “聞得鄉人說刺桐,葉先花發卜年豐。我今到此憂民切,只愛青青不愛紅。”“刺桐花開了多少個春天,東西塔對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不管是余光中《洛陽橋》中的刺桐花,還是宋時作為廉訪使到泉州的丁渭對刺桐的詠嘆,都印證著刺桐樹對這座千年古城的意義——美,而且獨特。

      蔡襄 百里植松搖清風

      出了“海曲春深滿郡霞”刺桐花海,則如何?依然是綠蓋當頭濃郁蔥蔥。這回的主角,是蔡襄種在洛陽橋的松樹。

      蔡襄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著作家和書法家,他在至和、嘉祐間(公元1054-1063年)兩度出知泉州。治泉期間,美政甚多,最為突出的是倡建洛陽橋。建洛陽橋后,又“植松七百里以庇道路”。形成了一條自福州至泉、漳,綿延南北的林蔭大道。樹木長成后,既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庇護過往的客商,使得人們免受炎日曝曬之苦。深受感動的老百姓用歌謠感念這位造福一方的賢官:“夾道松、夾道松,問誰栽之我蔡公。行人六月不知暑,千古萬古搖清風。”

      趁著春光,記者來到洛陽橋,試圖找尋當初之印跡。

      上個世紀90年代參與過洛陽橋保護修繕工作的劉振聲從小生活在洛陽橋旁,對洛陽橋有著特殊的情感,每次上橋就像看望老朋友。

      “蔡襄祠前面這條路在北宋時期就是一條官道,是否真的有種植700里松樹不是很清楚,但現在還是有零星幾棵。”記者看到,橋上游人如織。此時正值匱水期,橋兩側都是淤泥,小船散落于淤泥之上,直到橋中段才可見水。茂密的紅樹林在橋兩側的河岸邊灘涂上延伸,郁郁蔥蔥,幾與天相接。讓人矚目的是橋中亭邊幾棵巨大的古榕樹,人們在亭中樹下閑坐,好生熱鬧。再往橋北走,有蔡襄人身像雕塑,旁邊步行道種有鳳凰花、三角梅,也有松樹。據學者研究,因為方言的原因,當年蔡襄種植的松樹可能為榕樹。不管歷史如何,蔡襄對植樹的熱衷卻已流傳千古。

      蔡襄除了倡導植樹,他還研究怎么種樹。《荔枝譜》《茶錄》就是他的杰作。

      《荔枝譜》里,他記載了泉州的荔枝。當時采用的多是一種“紅鹽”腌制手法——用鹽梅鹵泡扶桑花成紅漿,再將荔枝放入浸泡后曬干。以鮮艷的扶桑花入泡,大約是為了保持荔枝外皮的紅顏色。據說經此辦法制成的荔枝酸中有甜,能保存三四年不壞。“荔枝制成干品后,水浮陸轉,收入京師,外至北戎西夏,舟行新羅、日本、琉球、大食(阿拉伯)之屬,莫不愛好。”

      朱熹 建亭種竹顯儒雅

      在泉州,愛自然、愛樹植樹的名人,朱熹也是其中之一。

      他在泉州同安縣主簿任上,就第一時間在縣衙里栽下一株榔榆樹,被后人譽為“群莢樹”。而讓泉州人津津樂道的“小山叢竹書院”的竹林,則留下了太多儒風文脈。“種竹建亭,講學其中。”1000多年前,小山叢竹想必是茂林修竹、群賢畢至之雅所;1000多年后,修復后的“小山叢竹”綠植環繞,翠竹片片,可窺見泉州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

      這樣的名人故事還有不少:泉州開元寺黃守恭之于古桑樹、純信大師之于菩提樹,加之那滿城的樹木:芒果、三角梅、合歡、扶桑、鳳凰木、龍眼、柳樹、月季、木棉……無論是名人雅士還是平民百姓,無論是艷麗濃烈的還是青蔥淡雅的,它們都將與這座古老的城市相互融合,相互映襯,開出更美的“城市之花”!(東南早報記者 張博)

      責任編輯:唐秀敏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農林大學金山學院暑期社會實踐:青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人与禽交videos,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天天澡夜夜澡人人澡
        •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 狼人久蕉在线播放| 日本影片和韩国影片网站推荐| 国产精品100页| 亚洲va韩国va欧美va| 又黄又骚的网站| 欧美三级电影院| 国产日韩在线看|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直播| 91香蕉视频污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av东京|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16| 西西人体www44rt大胆高清| 日本红怡院在线| 四虎永久免费影院在线| 中文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女人的高潮毛片|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麻豆| 59pao成国产成视频永久免费|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 国产无av码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小小影视日本动漫观看免费| 亲密爱人完整版在线观看韩剧| 8av国产精品爽爽ⅴa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综合网| 国产在线精品二区韩国演艺界|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喷水| 综合一区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好硬好湿好爽再深一点视频|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fc2ppv在线观看| 日本xxx在线| 午夜伦情电午夜伦情影院|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欧美性生交xxxxx丝袜|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影院| 中国极品美軳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