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傳統產業把握經濟回暖復蘇的脈搏,政府宏觀調控動作頻頻,企業轉型尋求突破
突破傳統 煥發新機
東南網6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王鳳山 林霞 張哲昊)在平潭,以遠洋捕撈、海運物流、建筑業等產業為主的傳統產業,是實驗區新一輪開放開發的主力軍和生力軍。今年以來,受國內外復雜經濟形勢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傳統產業面臨嚴峻的挑戰。實驗區陸續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與企業攜手搶抓市場復蘇先機。
建筑業逐步回暖
今年第一季度,平潭建筑業遭遇“寒流”,面臨項目復工復產率低、工程所需勞務人員到崗不足、物資物流不暢等問題,產值降幅較為嚴重。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建筑項目停工,對商品混凝土的需求驟減,導致第一季度實驗區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產值亦出現下降趨勢。
作為國內建筑行業的龍頭企業,錦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此次也受到不小的沖擊。企業選擇從線下轉向線上謀新發展——依托互聯網談訂單、做生意,積極對接上下游企業。上個月,錦雞重工科技有限公司將一批訂單發送給遠在湖北十堰丹江口的客戶,這批訂單包括智能濕噴機、機械臂噴漿管、電子閥仕線圈等設備,價值約86萬元。“這段時間,訂單數量正在穩步恢復,為搶占市場,公司正緊鑼密鼓地趕制訂單。”該公司董事長林國華說。
面對建筑業的下行壓力,“一方面,我們鼓勵本地勞務人員就地參與實驗區建設,補齊勞務缺口,鼓勵企業、項目加快投資、建設進度,落實落細惠企獎補措施;另一方面,我們集中力量培育大中型企業,重點扶持超億元企業,出臺優惠措施鼓勵本地建筑類企業優先開發本地項目,吸引區外優質建筑類企業落地。”實驗區交建局副局長王建偉說。
平潭正在鼓勵更多承攬省外項目的建筑企業回鄉投資興業。3月,錦雞重工總裝基地項目順利落地平潭,項目總占地面積約42畝,總投資1.26億元,項目建成后,將有效引導和轉化實驗區建筑業產能,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發展。
航運業逆勢而上
擁有深厚市場基礎的平潭航運業,今年逆勢而上,爆發出強勁的生命力。
據統計,目前實驗區累計有航運企業97家,運輸船舶351艘,總運力401萬噸,運力規模居全省第一。今年一季度,平潭完成貨運量879萬噸,同比增長44.5%,貨運周轉量123.24億噸公里,同比增長42.03%。
航運業在平潭有一定的基礎。早期平潭人靠著“一柄櫓槳下大洋”拼出了全國“海運大縣”,2018年底平潭啟動“嵐商回歸創業工程”,推出《加快推進海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重磅政策。
深厚的市場基礎給予了企業更大的發展信心,“金娃娃”一個接一個落地。4月,正力海洋智能裝備科技創新中心項目順利在平潭通過了用地報批。
正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是一家從平潭東庠島起步的民營企業,如今已發展成為海洋工程施工領域的領軍民企。得益于平潭推出嵐商回歸“一口進、一口出”機制,正力海洋智能裝備科技創新中心項目落地有了“服務管家”。“從策劃到落地項目僅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項目建成投產后公司有望實現年新增銷售收入1.2億元。”正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瑞喜說。
平潭“一口進、一口出”機制由分管招商工作區領導牽頭,一般情況下服務于用地100畝(含)以上或投資總額5億元以上的產業項目、行業龍頭性重大項目等。
依托地理優勢推動航運企業加速回歸之余,平潭還積極引導遠洋漁業企業集聚,今年以來平潭漁業產值增速得以提升。
作為首家回遷平潭的遠洋漁業企業,福建省恒利漁業有限公司表現頗為亮眼。今年1—5月,該公司自捕水產品產量約1.48萬噸,創造產值約1.7億元。“平潭在區位、口岸、物流等方面優勢卓越,政府還推動構建遠洋捕撈、境外養殖、冷鏈物流、精深加工、銷售服務等全產業鏈發展新模式,產業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恒利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水明說。
該公司落地填補了實驗區遠洋漁業產業空白,同時還帶動實驗區水產冷鏈物流業、水產加工業等產業發展,推動實驗區漁業發展從近海走向深海。“今年公司還將新增20艘遠洋捕撈船赴國外漁場作業,預計今年將增加產量約3.5萬噸。”張水明認為,今年企業需提前謀篇布局,以擴展市場為導向,開啟遠洋漁業發展新征程。
好政策重落實
目前,傳統產業市場逐漸復蘇,需要政府宏觀調控,扶持企業的“關鍵需求”。
2月,平潭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共渡難關二十條措施,明確減輕企業負擔、穩定用工隊伍、加大金融支持、優化企業服務等。平潭還擬修訂出臺《平潭綜合實驗區加快推進航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2020年修訂)》,引導企業集約化、大型化發展。
好政策貴在執行。平潭在政策兌現方面又快又便民,實行財稅優惠政策兌現“快車道”審批辦法,采取“一表申請、一口受理、并聯審核、一章審批、一周辦結”的“四個一”審批運行機制,并對經營貢獻獎補進行優化升級,實施全程網辦“無紙化流轉”。
“我們對企業反映較多、影響較大的總部經濟、金融業和鼓勵扶持產業的經營貢獻獎進行電子化優化升級改造,在審批過程中,內部與稅務、行業主管部門間進行無紙化流轉,‘不見面審批’;外部實現‘一趟不用跑’,企業隨時隨地就能申請。”實驗區行政審批局資金兌付處負責人陳嵐說。
此外,平潭海運業的各項獎補,通過與實驗區交建局內部信息共享的方式,改由實驗區行政審批局直接審批辦結,審批時間也由原來承諾的5個工作日縮短至2個工作日。“僅去年,就有17家海運業企業收到獎補6833萬元,此外還有7家建筑業企業收到獎補2402萬元。”陳嵐說。
責任編輯:趙睿
- 平潭聚焦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橋頭堡2020-05-15
- 平潭加快老舊供水管網改造,將惠及800多戶居民2020-04-14
- 魔幻!平潭的天空刷爆了!2020-04-03
-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獲殊榮 入選“中國十大海洋科技進展”2020-03-31
- 平潭:聚智匯力,筑起發展新高地2020-03-30
- 泉州已有超百家企業成功轉產非醫用口罩產品2020-03-24
- 平潭這所高校可向港澳臺地區招收專科生2020-01-11
- 平潭搶搭平臺經濟“快車” 開啟高速吸金模式2020-01-10
- 破15億!平潭跨境電商“年度報告”新鮮“出爐”2020-01-09
- 平潭試點一企一證改革:準入即準營 企業再減負2019-12-18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聚焦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第一家園“橋頭堡2020-06-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