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原標題:專家建言兒童保護:針對兒童傷害全面立法,違者終身禁再從業

      近期,有幼兒園、早教機構被曝光存在虐童行為,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童小軍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此類兒童傷害事件頻發,根本原因在于社會對孩子的保護沒有形成共識,以為孩子弱小,把孩子看管好即可,誰都可以做得來,不需要多高的技能,才出現一些不合格、不具特殊照顧資質和技能的幼師,進而帶來惡性傷害。

      童小軍認為,兒童傷害行為屢見不鮮,除曝光的幼兒園老師傷害兒童的行為外,家長打罵孩子、不理睬孩子等冷暴力也是兒童傷害行為。對待兒童傷害,社會應該是零容忍、低標準的。

      “要形成零容忍、低標準的社會共識”

      澎湃新聞: 近期媒體曝光多起幼兒園、學前班老師虐待兒童事件,您認為這類事件為何頻發?

      童小軍: 幼兒園等機構頻發傷害兒童行為,表面上看是企業追求利益、雇傭不合格的幼師等原因造成的,其根本的原因是我們對兒童傷害行為,沒有形成零容忍、低標準的社會共識。我們認為,孩子是弱小、脆弱的,是需要特殊照顧的;這些特殊照顧是需要有特殊技能的。

      但是,社會并沒有形成這種普遍認識,因此,才會出現有些機構雇傭不合格的幼師,以為這就是看管孩子的事,把孩子看管好即可,要求不高,誰都可以做得來,不需要多高的技能。

      因為孩子弱小,他們很容易受到傷害,只有采用特殊的知識和技能,才能滿足他們健康成長的需求,把他們照顧好。而這個特殊照顧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論是情感上、心理上還是身體上,都不能傷害他們。不過,我們沒有很好地形成這個社會共識,沒有形成有關“什么是兒童傷害”的共識。

      澎湃新聞: 您提到的兒童傷害,應如何理解?

      童小軍: 近期曝光類似事件,家長有共識,都知道這是兒童傷害行為,都覺得特別憤怒,開始擔心這種行為是否會繼續發生。但是,真要問家長什么是兒童傷害,估計家長們會各有答案。換句話說,我們只有當孩子們身上有了傷痕、有了情緒異常等這樣一些情形時,才認為兒童受到了傷害,造成這些傷害的行為才是傷害行為,但是對我們身邊存在的很多給孩子帶來看不到的傷害的行為都視而不見。比如家長打孩子、罵孩子,對孩子冷暴力、不理睬孩子等,實際上,這些都是兒童傷害。

      這種視而不見的兒童傷害和幼兒園極端案例中的傷害,是一個連續的、像光譜一樣的傷害,是兒童傷害的一個譜系。以我的視角,不論是父母打罵孩子,還是教師給孩子扎針、吃藥,都是違反兒童健康成長規律的行為和做法,都是兒童傷害行為,都會給孩子帶來行為或者心理傷害。

      建議對實施兒童傷害的從業人員終身禁止再從業

      澎湃新聞: 如何保護兒童,避免兒童傷害?

      童小軍: 首先全社會應形成對兒童傷害零容忍、低標準的共識。有了這個共識后,預防兒童傷害,對家長來說,需要了解怎樣做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好的,尤其要學習“非暴力”管教子女的方法。

      家長們打孩子,多是因為不知如何管教孩子,所以需要有人來指導家長怎樣做,才能既不打孩子又能把孩子教育好。每一個家長都有必要接受這樣的知識和技能普及教育。

      如果教會家長如何做后,再出現兒童傷害行為,那就根據家長對兒童傷害的輕重程度,給予不同形式的懲戒或法律制裁。這種懲戒要有法律明確的、具體的、能夠辨識的規定,能夠依據該規定起訴量刑。

      除家長外,對所有參與孩子成長的機構也應有禁止傷害行為的規范。這種機構包括幼兒園、學前班、中小學,還有各種興趣班、戒網癮學校等。這個規范也要按照低標準、零容忍的標準去制定,對開辦這些機構及被這些機構雇傭的人員,都應該有明確的資質要求,而且一旦違反這些規范,要有嚴懲措施,讓他永遠不得進入與兒童相關的工作。

      澎湃新聞: 您建議對涉事幼師終身禁止從業?

      童小軍: 是的。我認為只要有虐待、傷害兒童的行為,都應該對其終身禁止從業。我還認為,不光是對被雇傭的人有禁止從業要求,對雇主也應該有這種要求。

      當然,除了懲罰,最重要的是,在所有的幼師、師范院校課程中,加入兒童保護的內容,告訴他們什么是兒童傷害,什么樣的行為是不可以容忍的,紅線和底線是什么,哪些東西不可觸碰。

      澎湃新聞: 據您了解,現在一些幼師培養課程中,有沒有兒童保護的內容?

      童小軍: 據我所知,目前還沒有這塊內容。

      保護兒童,立法的規定要有操作性

      澎湃新聞: 對家庭中發生的兒童傷害行為,反家庭暴力法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童小軍: 我認為有積極的作用,因為存在這樣一部法律,如果出現對孩子虐待或者家暴,根據這部法律規定可以報警,而且警察按照法律規定必須出警。

      但是這又牽扯到一個問題,法律有了,社會共識是否已形成?傳統中,我們把打孩子當作是一種教育手段,認為這是合理的,如果沒有社會共識,法律落實就不一定能到位。

      還有一個問題,即報警后,執法人員面對家庭暴力,是否具備足夠好的執法能力,如果沒有經過訓練或具備處理此類問題的能力,出警后也有可能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

      澎湃新聞: 從立法上來看,您認為,如何更好地保護兒童?

      童小軍: 無論是未成年人保護法還是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對兒童傷害,沒有全面的、可操作性的規定。

      比如說對兒童的性侵,它與成年人的強奸是不同的,它是根據兒童的認知水平和社會行為能力特點來界定的,因此,應該設置出來一個與成年人強奸罪分離的“兒童性侵罪”,以便更好地鑒別和打擊性侵兒童的行為。

      如果要真正保護孩子,立法上要針對兒童傷害而來,首先要提高兒童保護的意識,弄清兒童的權利,針對兒童傷害的內容,有針對性地立法,使其更具操作性。

             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責任編輯:劉微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高新區開展專項檢查守護外賣食品安全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人与禽交videos,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天天澡夜夜澡人人澡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性伊人情综合网| 国产超碰人人模人人爽人人添|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bd| jizzzz中国|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天天色天天色天天色| 免费人成视频x8x8入口| wwwxxx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彩虹男gary网站| 免费观看的毛片手机视频| 一个人hd高清在线观看免费|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女主调教贱女m视频|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欧美激情a∨在线视频播放| 性满足久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黄色欧美视频| a级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久久久|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日本免费无遮挡吸乳视频电影| 国产91在线播放动漫| 一个人看的视频在线| 潦草影视2021手机| 国产精品免费看| 久久强奷乱码老熟女| 美美哒韩国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成人影院久久久久久影院| 你懂的免费在线观看| 884hutv四虎永久黄网| 榴莲视频app色版|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最好的精华液| 波多野结衣在线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