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部分 高中教育教學
41.為什么要實行選課走班?
答:實施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教學是普通高中人才培養的必然要求,是適應高考綜合改革的舉措之一,是一項旨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擴大學生學習自主選擇權、滿足不同潛質學生學習需要的重要舉措,是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教學方式改革。
42.如何開展選課走班教學?
答:一是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開齊開足必修課程,創造條件開好選擇性必修課程,積極開發精品選修課程,努力滿足學生學習需要。學校不得為了增加選擇考學科的課時而擠占其他非選擇考學科的課時。二是著力加強隊伍建設。通過購買服務、返聘優秀退休教師、探索“縣管校聘”等多種措施,緩解部分學科教師結構性缺編問題。加強教師培訓,加大對富余學科教師的轉崗培訓。三是著力改善辦學條件。通過新改擴建部分高中、嚴格執行招生計劃等措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額。加強智慧校園建設,充分運用信息技術,逐步實現選課、排課、管理、評價等管理活動智能化。四是著力加強選課指導。建立學生發展指導中心,指導學生進行合理選課。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交流,共同指導學生合理選課,減少選課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學校不得強制學生選課。五是著力完善管理制度。探索與選課走班教學相適應的學校教學管理制度,構建行政班與教學班、班主任和導師制有機結合的班級管理制度。加強與選課走班教學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和質量監控,認真探索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測評價的科學方法。
43. 為什么要做好學生發展指導?
答:高中階段是學生健康發展、個性形成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選擇未來人生發展方向的關鍵時期。加強學生發展指導工作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是構建符合教育規律、體現時代特征、具有中國特色的人才培養體系的必然要求,是適應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必由之路,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重要舉措。做好學生發展指導工作有利于促進學生全面認識自我、學會選擇、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實現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有利于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普通高中綜合育人水平,實現多樣化特色化發展。
44. 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答:普通高中學生發展指導主要包括學業指導、生活指導、生涯指導。
一是學業指導。主要包括學習觀、學習方法、選課、考試等。指導學生了解學習目的,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認識高中課程設計、學科知識體系和學習要求的差異,確立恰當的學習目標。根據自己的志趣、特點、專長選擇課程,科學安排課程修習計劃,明確學考、選考意愿。掌握應對學習壓力和考試壓力的技能技巧,改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挖掘學習潛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提升學業水平。
二是生活指導。主要包括理想信念、自我認知、文明禮儀、生活保健、心理調適、閑暇利用和人際關系等。指導學生開展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興趣特長、優勢潛能等,正確看待個體差異與生命價值,準確定位自我價值。指導學生學會表達、心理調適、情緒調節等方法,掌握溝通技能,形成良好的人際交往意識、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快速適應學校生活,制訂參與社團活動、志愿者活動、社會實踐、體育鍛煉、文藝熏陶等計劃,培養和發展學生個性興趣與特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三是生涯指導。主要包括升學指導、職業定向和生涯規劃等。指導學生在了解社會職業要求、專業發展趨向和人才市場需求的前提下,培養專業傾向,選擇合適的發展方向,樹立正確的人才觀。指導學生了解國內外高等院校專業的基本信息和就業情況,了解高校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正確處理個人興趣特長與自身潛能、社會需要的關系,科學合理確定選考科目和專業志愿。指導學生選擇適合的選修課程和實踐活動,了解和體驗不同職業特點,結合自身特點和職業傾向,不斷明確學習成長目標。
45.如何做好學生發展指導?
答:一是構建特色課程體系。根據《湖南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實施方案》要求,結合學生特點和需求,統一編制學生發展指導指南,建立科學適切、內涵豐富、三年一貫的學生發展指導工作體系,采用個別輔導、課堂講授、專家講座、情境模擬、社團活動、案例探討、心理訓練、社會實踐、網絡學習等方式對學生發展進行系統指導。加強學科融合教育,將學生發展指導滲透到各個學科,充分挖掘各學科的發展指導因素,豐富課程資源。加強實踐教學,鼓勵學生進行以發展指導為主題的社會實踐,引導學生總結實踐經驗,撰寫實踐體會和報告。
二是建立專業教師隊伍。依托高等學校資源,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學生發展指導師資培訓基地,探索建立符合湖南實際的學生發展指導培訓體系,建設一支專業能力強、整體素質高、專兼職結合的學生發展指導教師隊伍開展教師培訓工作。實行持證上崗制度,提高學生發展指導教師隊伍的專業能力和指導水平。全面推行導師制,為每個學生配備專職或兼職的指導教師,逐步建立以專職教師為骨干,班主任、學科教師共同參與,互相配合的教師隊伍,充分發揮黨組織、共青團、學生會在學生發展指導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合力。
三是開展多元主題活動。創新活動方式,通過知識講座、情境模擬、案例探討、團體輔導、心理訓練等互動方式,增強學生參與實踐、自我探索、知識應用等能力,做好自我規劃。大力推進家校共育,通過家委會、家長開放日、家長職業講座等多種方式豐富指導內容。深入推進普通高中與高校聯合育人工作,邀請高校專家、教授定期為高中學生作大學專業選擇輔導報告。
四是拓展豐富職業體驗。積極與企事業單位對接,逐步建立職業體驗基地,組織學生定期開展職業體驗活動。積極拓展校內外渠道,利用社團、家長志愿者講座、主題班會、校園廣播、辯論賽等方式開展豐富多彩生涯規劃教育活動,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校外活動基地、博物館、科技館、高校、職業高中、企事業單位等場所,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職業體驗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增強學生的職業認知和體驗,鼓勵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區、走向社會,豐富實踐體驗,為選擇專業和職業提供判斷依據。
五是應用科學評價系統。建設省級統一的智能化、科學化的學生發展指導信息管理平臺,利用信息技術與網絡資源對學生的人格特征、興趣偏好、職業傾向等進行診斷評估,指導學生認識自我以及職業發展傾向,實現智能化、科學化指導。依托湖南省普通高中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平臺為每名學生建立成長日志,為學生未來發展提供指導。發揮心理輔導室作用,幫助學生解決學業、生活和生涯規劃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和思想困惑。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上海已建500個5G基站怎么回事?上海建500個5G2019-04-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