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國內頻道>國內新聞
      分享

      新華社南京5月31日電 題:透視科普“網紅”現象:教授、院士紛紛“破圈”,吸引百萬粉絲……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何磊靜、古一平

      用大鐵鍋演示中國天眼原理、帶孩子們用塑料瓶造“火箭”沖上百米高空……近年來,越來越多科普短視頻成為網絡爆款,不少專家、教授、院士擁有百萬粉絲,高端、艱深的科學知識以通俗、有趣的面貌進入公眾視野。

      科普“網紅”吸引百萬粉絲

      手握一根塑料管,輕松地“驅趕”一束塑料絲,塑料絲神奇地飄浮起來,如同一只章魚在空中游走。這是令退休物理教師唐守平走紅網絡的一段短視頻。作為科普“網紅”,唐守平在抖音平臺擁有近百萬粉絲,先后發布300多個科普視頻,多條短視頻播放量達2000多萬次。

      “商品名叫七彩神仙,正式名叫盤麗魚屬,長得跟個盤子似的……”這條幽默的生物鑒定視頻播放量超460萬,制作者為B站的“無窮小亮的科普日常”。在B站上,以“實時講解+原創動畫短片+專家出鏡解說”為特點的大量科普短視頻播放量很高,一批科普從業者也由此“出圈”走紅。

      在此之前,人們對“網紅”的印象標簽主要為“顏值漂亮”“善于帶貨”。而時下,不少短視頻平臺推出的科普“網紅”,不“以貌取勝”、以傳播知識為目的,也同樣吸引大量粉絲。

      他們或是退休的教授、院士,或是在醫衛、自然、考古等領域頗有心得的專業人士,又或是專門從事科普教育的知識達人,粉絲量從幾十萬到數千萬不等。他們的視頻不僅點擊量高,且與網民互動熱烈,常常引來大量點贊、留言,評論區里更有很多人在不停地刨根問底。

      《2022抖音知識數據報告》顯示,抖音知識類內容呈持續增長態勢,知識類作品發布數量增長35.4%。截至2022年10月,抖音萬粉知識創作者數量超50萬,同比增長69.6%,其中科普類創作者數量增長達80.4%,認證的教授數量有近400位,涵蓋醫學、物理學、經濟學等多個領域。

      集體走紅的“流量密碼”

      不少科普“網紅”表示,踏入互聯網的目的是激發年輕一代的科學興趣。同濟大學退休教授、在抖音擁有逾470萬粉絲的科普“網紅”吳於人說:“我們和科學打一輩子交道了,有責任讓孩子們感受到科學的趣味,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清華大學教授陳昌鳳等專家認為,科普“網紅”集體走紅并非偶然,背后包含社會需求增加、傳播渠道更迭、內容形式創新等多重原因。

      ——科學素養提高、受眾群體增加。

      《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提出,2025年,我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將超過15%。隨著中國接受高等教育群體迅速增加,在“90后”“00后”集聚的社交媒體上,知識需求帶動一大波新流量。比如,此前一些科普“網紅”多角度解讀熱點話題“量子糾纏”,引發年輕觀眾頻頻在線“催更”。

      ——網絡教育和信息打假等需求激增。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劉昶表示,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青少年通過加深對非體系化知識的理解,也有效提升了線下深度學習的意愿。“為什么年輕人愛上用B站學習”的話題,一度引發熱烈討論。此外,互聯網中不乏打著科學旗號的虛假信息,一些受過嚴格學術訓練的專業人士通過鞭辟入里的講解,引導公眾去偽存真,真實了解前沿新知,因而備受歡迎。

      ——傳播方式提升科普效果。

      陳昌鳳認為,短視頻科普走紅,部分原因在于用戶能以極低時間、空間、經濟成本學到不同類型知識。中國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大鵬表示,短視頻互動性強,擺脫了傳統科普的單向傳授模式,增強了受眾的參與感。同時,短視頻平臺可通過技術手段幫助受眾區分科普價值,精準推送給有需求的用戶,讓科普內容更易被廣泛接受。

      ——內容創新是核心競爭力。

      科普短視頻走紅離不開精心創作的內容。許多科普作者善于捕捉社會熱點,在回應公眾關切同時提煉科學知識,創作視角也較為平民化。受訪人士表示,科普短視頻走紅與作者的個性化風格密不可分。“把科學知識巧妙融入好玩的段子里更易被人們接受。”外科醫生、科普“網紅”程才說。“要像聊天一樣傳播知識,講的內容要使對方產生興趣、聽得下去。”科普“網紅”補艾松說。

      助力科學家承擔新時代社會責任

      高質量科普有助于培育科技創新人才。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凱先指出,科學家要讓社會公眾更加理解和支持科學,肩負著向社會更好傳播科學知識的責任。

      《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深入推進科普信息化發展,大力發展線上科普”。《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也明確提出,以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為重點,大力開發短視頻等多種形式的科普作品,實現科普內容多渠道全媒體傳播。

      受訪專家表示,科普工作是科學家的社會責任之一。目前,一些科技工作者仍存在一定認識誤區,認為科普是“小兒科”,對參與科普活動有較多顧慮,也欠缺以通俗易懂視聽語言表達的能力。

      科普“網紅”李永樂表示,應進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切實增強科普工作者的職業榮譽感,激勵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業。

      在市場迅猛發展的同時,一些業內人士也指出,科普短視頻領域存在專業化不足、同質化嚴重、商業化過度等問題。如有科普博主發布“高鐵上的蚊子為何不會被甩到車尾”的短視頻,其結論被物理學專家“打臉”;還有科普視頻作者假冒專家販賣焦慮,甚至推銷劣質產品。

      業內專家表示,科普短視頻創作、發布應建立完善審核把關機制,對于內容、形式、導向等做好審查把關。相關職能部門也應定期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治理“偽科學”亂象。

      此外,有專家指出,科普短視頻作為一種“知識快餐”,無法取代系統化的專業學習。應更好促進線上科普與線下專業教學的有機結合,讓年輕觀眾不僅喜愛科普“網紅”,更因此愛上科學,進而充滿熱情投身科技創新。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高新區開展專項檢查守護外賣食品安全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人与禽交videos,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天天澡夜夜澡人人澡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牛牛本精品99久久精品| 69国产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国语在线播放视频| 久在线精品视频| 麻豆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区一区二区| 久章草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91九色精品国产免费| 日韩午夜高清福利片在线观看| 国产呻吟久久久久久久92| 久久亚洲成a人片| 色窝窝亚洲av网| 成人一级片在线观看| 免费污污视频在线观看| 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潮| 激情内射人妻1区2区3区| 国产色产综合色产在线观看视频 |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69式小视频| ww在线观视频免费观看w| 片成年免费观看网站黄| 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女人初试黑人巨高清|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下载|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乱码| 精品处破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狠狠弄夜夜狠狠躁·太爽了| 亚洲精品国产电影| xxxxx日本人| 日本www在线播放| 免费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 欧美大黑帍在线播放| 国产女人视频免费观看| 东北美女野外bbwbbw免费| 牛牛在线精品观看免费正| 国产精品单位女同事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