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閩南新聞>泉州新聞
      分享


      東南網3月12日訊(本網記者 施遠圻 林杰 通訊員 陳秋紅)紅磚白石、燕尾屋脊、傳統石雕……在泉州市惠安縣崇武鎮,有這么一棟閩南傳統民居建筑風格的6層樓房,從外觀到內設集中展示、推介閩南傳統營造技藝。這棟樓房的負責人是“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蔣欽全。

      今年65歲的蔣欽全是惠安縣崇武鎮五峰村人,少年時便開始學習傳統石雕技藝,學成后靠著純熟的石雕技藝外出謀生;人到中年深入鉆研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承接的古建筑項目遍布全國乃至世界各地。2016年在家鄉擇址修建“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傳習所”,有人問他,為什么會在村里修建傳習所?他的回答只有兩個字:鄉愁。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蔣欽全:匠心傳承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蔣欽全在傳習所工作室構思創作。鄧文祥 攝

      出身石雕名門 苦心鉆研成行家里手

      出生于石雕世家的蔣欽全,是清代蜚聲八閩的“蔣源成石鋪”第六代傳人。其先祖蔣山斗于清道光年間,在福州城內開了間名為“蔣源成”的小石鋪,專事石雕技藝,并請江蘇一姓武的狀元題寫“蔣源成石鋪”店匾,其石雕作品遍及臺灣、東南亞地區。

      “蔣氏石匠鋪”傳承到蔣欽全父親蔣建發手里之時,因蔣家石雕技藝精湛,1976年11月參加建造“毛主席紀念堂”中的門廊、門廳及大立柱石的安裝;1979年參加承建八一南昌起義紀念碑——這也是蔣氏一門石匠藝人里迄今享有的最高榮譽。

      上世紀70年代初,年僅13歲的蔣欽全在祖輩的精心傳教下,學習石雕基礎技藝。1973年進入“國營惠安石雕廠”師從伯父、父親等石雕匠師,學習閩南古建筑中石作的素平、平花、水磨沉花、剔地雕、透雕、四面雕、影雕等一系列石雕傳統手工制作技藝,以及石雕創作技法等。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蔣欽全:匠心傳承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蔣欽全(中)指導工人安裝房梁。張梓昌 攝

      “我剛開始學習石雕,我伯父和我說‘在打石頭時,手沒有打到痛,就不能出師’,這句話告訴我要雕刻出好作品,需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蔣欽全回憶道。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在前輩的指導下、在鑿起錘落間,蔣欽全在石雕業界逐漸嶄露頭角,其作品既保持著濃郁的閩南鄉土氣息,更呈現出自身獨特的技藝風格。1988年他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專注于傳統石雕產品的開發和石雕技藝的研發。中國當代古建筑大師杜仙洲曾不吝贊譽:“鑿刀似毛錐,落筆便生風;造像出神采,全憑意匠功。”

      “惠安石雕歷史有1600多年,石雕技藝在這里代代傳承、不斷發展,特別是家鄉崇武一帶,只要肯學肯吃苦肯下功夫,學下這門技藝是遲早的事。”蔣欽全說。

      據悉,在臺灣雕藝界里,至今流傳著“無蔣不成場”的說法,這個“蔣”特指惠安縣崇武鎮五峰村的蔣姓雕刻師傅,惠安石雕之鼎盛可見一斑。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蔣欽全:匠心傳承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蔣欽全獲評泉州市勞動模范。受訪者 供圖

      “晉升”古建筑界 匠人之心傳承工匠精神

      出于對閩南傳統紅磚建筑的喜愛,1998年,蔣欽全開始涉足古建筑界,認真鉆研直至“晉升”深耕古建筑各類營造技藝。他先后師從張由芳、杜仙洲等名匠大師,潛心研習,精通仿古建筑營造和文物建筑修繕。

      “閩南古民居的石雕刻主要是門面雕刻。許多石雕刻都是把歷史文化刻在里面,其中還涉及到了風水、哲學、魯班尺等框架的相關知識。”隨著時間的推移,蔣欽全利用自己學習石雕掌握的專業知識,敲開了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的探索之路。

      2002年,蔣欽全承接、重組福建泉州市古建筑有限公司。精通傳統古建筑工法技藝的他,重視傳統建筑文化的傳承與弘揚,把每一個項目都當作文化工程來打造,并提出“今日精品工程,明日文物勝跡”的經營理念。

      秉持著這一理念,多年來,他除了主持營造泉州本土的東海觀音禪寺、元妙觀、刺桐閣、安平橋保護修繕等工程外,還營造廈門普光寺玉石寶塔、莆田湄洲媽祖平安塔、福建土樓、江蘇昆山慧聚寺(天后宮)景區、澳門媽祖文化村天后宮、印尼巴東西興宮、新加坡國會大廈。

      其中昆山慧聚寺景區項目規模宏大,集傳統紅磚宮廟建筑技藝與文化之大成,深受社會各界好評,當代古建筑文物大師羅哲文曾稱此為“泉州紅磚建筑營造技藝又一次很成功的演繹”。2011年,蔣欽全得以拜入羅哲文大師門下學習。自此,蔣欽全的傳統古建筑營造技藝突飛猛進,實現了質的提升。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蔣欽全:匠心傳承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在業界享有盛譽的蔣欽全是中國閩南傳統建筑營造技藝研習基地負責人。受訪者 供圖

      “建筑文化是一座橋梁,能凝聚海外華僑華人及游子的鄉愁記憶,增強中華文化認同。”至今,深耕閩南傳統建筑界50多年的蔣欽全不僅將高超的建筑技藝帶到海外,還將優秀的建筑文化帶出國門,凝聚鄉愁記憶。2013年12月,第三屆央視鄉土盛典——2013鄉土文化風采榜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北京舉行,蔣欽全憑借對閩南紅磚建筑完美的演繹,成為該年度10位獲獎人物之一,時任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等嘉賓為獲獎人物頒獎。

      蔣欽全認為,泉州創建世界遺產保護利用典范城市為廣大古建工作者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特別是古城眾多遺產點齊聚,保護區、緩沖區仍有許多閩南傳統民居,這些建筑的保護和修繕至關重要。

      現如今,事業有成的蔣欽全,也有了多重社會身份。有人稱呼他董事長、企業家、教授,也有人叫他蔣大師,而他卻喜歡以“匠人”自稱,從內心里發愿要為傳承、發展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不懈努力。

      “回顧自己走過的路,我的古建筑生涯起起落落,也算是嘗盡了酸甜苦辣。不管何時何地,我都牢記自己是一名匠人,帶著匠心對待每一次創作,每一次選擇。”蔣欽全表示,家鄉惠安素有世界石雕之都、中國建筑之鄉、中國民間藝術(雕刻)之鄉、 中國雕刻藝術傳承基地等美譽,作為一名惠安匠人為此深感驕傲,這也是鞭策自己不斷成長的動力之一。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蔣欽全:匠心傳承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蔣欽全獲評央視鄉土盛典十大人物。受訪者 供圖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蔣欽全:匠心傳承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蔣欽全現為泉州當地數所高校客座教授。鄧文祥 攝

      傳道授業 期待年輕人保持初心

      “技藝是一種文化的延續,傳承過程是這項技藝最有價值與魅力的時刻,為此不斷努力,是我們的責任與擔當,也是使命。”

      作為“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蔣欽全為打破傳統技藝秘笈“不足為外人道”的規矩,果斷成立“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傳習所”,招收有志于閩南傳統建筑技藝的人才,并受聘為福建工程學院、泉州信息工程學院、黎明職業大學、泉州華光職業學院等院校客座教授,入校為學生授課。2019年2月,黎明職業大學“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蔣欽全大師工作室落成,按照現代學徒制的辦學模式,通過進行現場授課、開設講座等方式來傳承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發揮了“傳、幫、帶”作用。

      “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是一項傳承千年的珍貴技藝,不能在我們這輩人手上斷了,希望能有更多人來了解學習。”蔣欽全說。他還花費10年時間編撰了《閩南傳統建筑營造技藝》一書,供廣大院校學子及建筑同行參考學習,此書也被稱為閩南傳統建筑營造技藝方面的百科全書。

      多年來,蔣欽全從未間斷招納年輕的古建筑愛好者,并給予悉心指導,傳授技藝,培養了蔣施恩、蔣武強、李澤平、康光森等多位傳承人,帶出一支支技藝高超的團隊。期間,蔣欽全曾帶領團隊在參加省、市兩級古建匠師技能大賽中奪得桂冠。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蔣欽全:匠心傳承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蔣欽全帶領團隊參加泉州市古建泥瓦工技能比賽榮獲一等獎。受訪者 供圖

      2016年,蔣欽全在家鄉建立一棟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傳習所,總建筑面積4150平方米,設有大匠工坊、匠宗精品展示廳、匠道講堂、蔣欽全大師工作室等多個功能室,主要通過實物實例展示和傳授研習等多種手段,在家鄉推介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班門勤練斧,立志趕公輸。”在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傳習所大門口的這副對聯十分醒目,蔣欽全將恩師羅哲文的師訓當作畢生追求。

      “我是從五峰村走出去的,看到家鄉旅游業發展得越來越好,我也希望能發揮自己所長,為家長的發展貢獻一份力。”蔣欽全告訴記者,建造這棟閩南風格的大樓,希望通過“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這一項非遺文化吸引更多游客來家鄉參觀打卡。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蔣欽全:匠心傳承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蔣欽全在黎明職業大學非遺工作室里為學生講解閩南花磚的雕刻技藝。東南網記者 陳培源 攝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常年在外打拼,蔣欽全鄉賢仍時刻惦記著家鄉的公益事業。家鄉成立老年人協會,第一套鑼鼓是他送的。逢年過節,走訪慰問村中生活困難的鄉親,也總有他的身影。泉州少林寺、泉州清源山、泉州歷史文化中心、惠安縣慈善總會、崇武五峰村老協會及教育基金會……都留下了他貢獻的芳名。

      弱冠之年帶著純熟的技藝離開家鄉,花甲之年帶著豐富的經驗返回家鄉,他也給家鄉年輕人分享自己一路走來的所感所得。“年輕人們在成長路上需要保持初心,活到老,學到老!”蔣欽全說,也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走進“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大樓”,了解并從事古建營造行業,將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推向全世界。

      “這項技藝的掌握需要糅合十幾種門類的知識,培養一個傳承人往往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傳承之路漫長而孤單,但蔣欽全依舊積極尋求發揚和傳承這項技藝的有效方式,“希望未來有更多年輕的力量加入進來。”

      人物名片:

      蔣欽全,惠安崇武人,“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建造師,國家級文物保護責任工程師,福建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泉州市民間工藝美術家協會主席,福建省泉州市古建筑有限公司董事長。

      為把閩南建筑技藝發揚光大,蔣欽全創建“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傳習所”,培養了一批批繼承者,其本人也被中國古建筑學家羅哲文大師收為關門弟子。作為閩南古建筑界領軍人物之一,蔣欽全堅守初心深耕閩南傳統建筑界50余載,將閩南傳統建筑營造技藝與紅磚文化傳播至大江南北、港澳臺地區,乃至全球華人聚居地。歷時10年創作出版的《閩南傳統建筑營造技藝》一書,榮獲福建省考古博物館科技成果獎二等獎 ,被評為“第十五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優秀民間文藝學術著作”入圍作品,并成為相關高校教學輔助教材。

      福見惠安?鄉賢有為|蔣欽全:匠心傳承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

      蔣欽全向記者贈送書籍《閩南傳統建筑營造技藝》。鄧文祥 攝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建漳州:金融賦能解企憂 閉環管理保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人与禽交videos,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天天澡夜夜澡人人澡
        •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 国产做受视频激情播放|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8| 国产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s| 日本高清va在线播放|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 美女扒开大腿让男人桶| 无遮挡无删动漫肉在线观看| 国产乱人伦真实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999| 色哟哟网站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 中国speakingathome宾馆学生|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3d动漫| 波多野结衣无限| 日本在线小视频|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漫画|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线人|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国产无遮挡吃胸膜奶免费看视频| 五月天精品在线| 美女把尿口扒开让男人桶| 在总受文里抢主角攻np| 九九精品免视看国产成人| 美女张开腿让男人桶爽动漫视频|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网站| 精品午夜久久网成年网|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特黄大片aaaaa毛片|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 h在线观看网站| 明星造梦一区二区| 八戒八戒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 特黄黄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极品大学生酒店| 一级白嫩美女毛片免费| 欧美亚洲综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