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寧德新聞
      分享

      原標題:福安下洋推廣“稻魚共生”種養模式:一水兩用 一田雙收

      福安下洋推廣“稻魚共生”種養模式:一水兩用 一田雙收

      村民為培育“稻田魚”做準備。

      立夏到來,農事生產進入繁忙時節。福安潭頭鎮下洋村村民們正在生態種養稻田里忙碌著。

      “很快,這里的稻田可以孵化出20多萬尾魚苗,今年村里的生態種養稻田要增加到1000畝。”下洋村黨支部書記林建平說。

      水田曾被農民視為金貴的土地,但長期以來單純種稻的增收效益不明顯,不少地方出現了水田被閑置甚至拋荒的現象。3年多來,下洋村通過發展“稻魚共生”項目,每年為村民增加收入近百萬元,“稻魚共生”拓寬了當地農民的脫貧致富路。

      如何讓水田“金地生金”

      下洋村是潭頭鎮北部最偏遠的村莊,與壽寧縣交界。從福安城區出發,沿38公里的彎曲山路行駛到下洋,車程要1個多小時。

      下洋村有600多年的歷史,這里的農民世代伴田而居。因海拔高、山田坡度大,不只農機上不去,連用畜力耕作都很困難。

      山區梯田種稻也有其天然優勢,這里植被豐富、雨量豐沛、光照充足,梯田有著原生態的自流灌溉系統。即便如此,村里依然面臨種植效益低、誰來種稻的大問題。“下洋每‘走’一位老人,就要荒了一片地。”當地農民如是說,越來越多的青壯年村民選擇外出務工。

      “在下洋,不拋荒意味著必須種上水稻,沒有水稻,下洋梯田將不復存在。”林建平說,正因如此,盡管種稻不賺錢,村里許多60歲以上的老農依然在田里忙活,有的還流轉了別人家的土地來耕種。

      鑒于許多農戶對土地難以割舍的情感,村兩委組織大伙到浙江省麗水市青田縣實地考察“稻魚共生”模式。村兩委還牽頭建立了百畝“稻魚共生”生態系統項目,成立了田福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三洋種植專業合作社。

      2016年,下洋村投入資金200萬元,折合成百股認繳出資。村黨支部發動種養大戶入股合作社,村民占股90%、村委占股10%。

      農戶還可以土地流轉、勞務出工等形式入股,獲得收益后,按比例進行分紅,形成了“組織+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

      當年春季插秧時,村民在流轉的300多畝水田里投放10萬多尾魚苗,“稻魚共生”項目正式啟動。

      以“稻魚共生”為突破口

      “稻魚共生”的學名為“傳統稻魚共生農業系統”,是一種相互依存的生長模式,為聯合國糧農組織、聯合國發展計劃署和全球環境基金等國際組織所推廣。

      在梯田里,水稻的葉子、碎谷和田間的小蟲都是魚的“大餐”,魚糞則成了水稻生長的肥料,魚還能為稻田清除雜草和害蟲。

      稻因魚而優,稻谷比常規種稻增收約三成以上。由此加工出的大米纖細密實、色澤潔白,煮成的米飯潔白潤澤、清香彈齒,大米單價也比以往高出兩三倍。

      魚因稻而貴,散養在高山冷水稻田中的鯉魚食取稻花,加之無污染源,魚肉質地細嫩、味道鮮美。

      “稻魚共生”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

      “去年水稻還未收割,客戶就打電話來預訂。大米最高賣到20元一公斤,鯉魚70元一公斤。”入股合作社的村民黃云生,去年靠發展稻田養魚,收入2萬多元。

      去年,村里“稻魚共生”基地增加到500余畝,有101戶農戶加入了合作社。為助力精準扶貧,村兩委動員村里10戶低保戶、五保戶和貧困戶加入合作社,并讓他們在合作社打工。依托“稻魚共生”項目,村中8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去年已全部實現脫貧。脫貧戶陳大枝算了一筆賬:自己在合作社上班,加上自家種植茶葉的收入,年收入有1萬多元。

      下洋“生態稻魚米”榮獲“紅品項目”首屆全國紅十字系統眾籌扶貧大賽決賽三等獎,為村里爭取到10萬元項目資助金。2018年,下洋村人均收入16669元,同比增長7%,村集體收入也從近于零增加到10萬元,大大增強了村級組織的“造血”功能。

      產業融合促綠色發展

      初夏的下洋村草木蔥蘢、山泉清澈,流水、梯田、人家組成一幅清新明快的鄉村圖。

      如何實現“田”與“景”和諧發展,讓鄉村旅游業為村民增收再助一分力?

      林建平說,停留于“稻魚米”和“稻田魚”本身的經濟價值開發,面臨著同質化競爭。為此,村里在“造景美田”上下了功夫:一方面夯實田間基礎設施,使之“宜種宜觀”,在梯田景區建設了觀光亭、游步道,既方便農民耕種、收割,又方便游客漫步賞景;同時,豐富鄉村旅游業態,使之“可賞可玩”,開辟“農事體驗區”,讓游客深入體驗下洋村梯田獨特的農耕文化。

      近兩年稻子成熟時,下洋村都會舉辦“開鐮節”。割稻、抓魚,借助“稻魚共生”項目的體驗式旅游活動,掀起了下洋村鄉村旅游的熱潮。“農業+旅游”的發展模式,讓村民實實在在嘗到了甜頭。近兩年,回村的村民多了,不少村民辦起了農家樂。“春耕、秋收前后都有很多游客到村里。我準備把家里空房改造成民宿。”村民林建華說。

      此外,統一包裝印有“田福”字樣的農副產品,帶動了山羊、蔬果、米酒、農家粉扣等下洋土特產銷售,為來鄉村的游客提供更多的旅游收獲,也為村民農產品銷售打開了更寬的渠道。

      目前,下洋村正計劃通過眾籌方式投資300萬元建設稻米加工廠,打造“稻魚米”生產、包裝、銷售一條龍的產業鏈;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開拓節假日游客稻田休閑消費體驗,打造一個集游、樂、玩、吃、住等為一體的體驗休閑度假區,做大做強“稻魚共生+”產業。(記者 黃楓 通訊員 林耀琳 丁立凡 文/圖)

      責任編輯:黃仙妹

      相關閱讀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依法矯正五周年 共創平安促和諧——福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老年,人与禽交videos,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天天澡夜夜澡人人澡
        • 主站蜘蛛池模板: a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2017狠狠干| 极品馒头一线天粉嫩| 在异世界迷宫开后迷宫无修改版动漫| 亚洲精品永久www忘忧草| 天堂va在线高清一区| 日韩午夜在线观看| 啊灬嗯灬快点啊灬轻点灬啊灬| www亚洲视频| 欧美影院一区二区| 国产在线高清理伦片a电影| 中国又粗又大又爽的毛片| 特级黄色毛片视频| 国产熟睡乱子伦视频观看软件 | 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 segui久久综合精品| 欧美在线观看第一页|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 もんのエロま资源网| 欧美中文综合在线视频| 国产一级成人毛片| 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 月夜直播在线看片www|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97人人超人超人国产第一页| 日韩欧美第一页| 免费精品久久天干天干| 手机在线看片你懂得| 我要看免费毛片|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香港国产特级一级毛片| 天天影院成人免费观看|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免费| 69堂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不卡|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色狠狠婷婷97| 国产精品自在拍一区二区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