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珠峰頂現“擁堵”14人喪命 親歷者講述更多事發細節
央視網消息:前兩天(5月31日),西藏自治區政府發布數據,2019年珠峰登山季,中國一側也就是珠峰北坡共有241人登頂。相比珠峰北坡,位于尼泊爾的珠峰南坡更具商業化,甚至成了登山者的“網紅”打卡地,在最佳登山窗口期間,出現了峰頂擁堵的情況。但是,危險也隨之而來。
張寶龍:“晚上出發,上面可能有一個四百米的高差頭燈都是連在一起的,我當時就覺得今年人確實多。”
這是張寶龍第三次登珠峰,身為向導,他要帶客戶趁天氣可控的黑夜攀行八九個小時,計劃天亮時登頂。由于天氣變化,今年春季珠峰南坡適宜登山天數減少,幾十支隊伍集中登頂。走在張寶龍前面隊伍里的一位尼泊爾登山者,在珠峰南側拍下了這張瘋傳于社交平臺的照片。南峰頂到頂峰之間,有一小段臺階,就是今年發生大擁堵的地方。
這一小段臺階叫希拉里臺階,只許一人通過,是珠峰最后關口,雖然只有約十米,但因是巖石,鞋子難抓力,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后續沖頂隊伍只好緊貼右側雪檐,而左側就是懸崖。據預估,獲得登山許可的381個登山者,每人至少雇一位向導,攀登人數多達1000人。 向導張寶龍:“當時在山頂上聽說山上在堵車我當時覺得就壞了,上來的人著急上,下來的人著急下,大家都是上的人在努力往前走,不給人留位子。”
登山隊友汝志剛:“從C4營地出發的時候,我跟我的向導說我們今天必須要沖頂,但問題是,如果堵車的話,意味著你就在那邊光消耗氧氣,人沒走所以這是非常危險的。”
8000米以上的“死亡地帶”,極寒缺氧。由于等候時間長達三小時,體力消耗過多,此次大擁堵已造成14人死亡3人失蹤,而張寶龍為代表的中國隊伍成功登頂且無一人傷亡。登頂后,多數人體能消耗大半,未及興奮的他們,必須在下午天氣習慣性變壞之前下撤至安全地帶,但下撤時再次遭遇擁堵。
張寶龍:“當我們從海拔八千六下來的時候后面有人就在向我們喊救命,當時我的客戶說你上去救他,他說你要不去救他我就不走了,我當時很生氣,我當時爆炸了我說如果他們自己隊伍的人都不來救那我去救他誰幫你。”
張寶龍并非杞人憂天,除自然風險不可控,極限環境加之長時間大擁堵,即便氧氣充足,8公斤至25公斤高負重下,人體機能也隨時可能崩盤。隊友汝志剛就抓拍到一架直升機轉運患者,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幸運獲得這樣的救助,而他本人還差點被滾落下來的登山者砸到。
登山隊友汝志剛:“視頻里面的印度女孩,當時轟一聲,滾了下來,后來她兩個向導把她拉住,雖然說拉住了,但是意識恍惚我的一位尼泊爾朋友告訴我,她已經去世了。” 加強資質審核 尊重夢想量力而行
攀登珠峰,成了潮流,但在專業人士看來,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攀登珠峰,據統計,今年攀登珠峰者已經有十幾人遇難。相比于中國對北坡登峰管控的謹慎,尼泊爾管轄的南坡更加商業化。只要能拿出三四十萬人民幣的登山費,無論有無登山經驗,都可獲發南坡登山許可證。而這也帶來了安全隱患。
張寶龍:“差兩百米登頂的誘惑太大了,登頂有一千五百美金的小費甚至更多基本上都拼一下。”
有錢可買保姆式服務,但買不到絕對安全。像張寶龍這樣的中國向導,常年進行野外訓練,嚴格控制飲食,顧客如果請他幫忙登珠峰,需在他的指導下至少進行一年半的高強度訓練。這是他的自選動作,也是在回應中國的“5678體系”。
張寶龍:“從60年代中國北坡登珠峰大家一直在努力推廣登山要有經驗,登山要登五千米,六千米,七千米,八千米。所以中國的攀山者相對來說絕大部分都是經過培訓的,不管怎么樣他們去珠峰之前少說都得登過三座山。”
相關人士表示,登山管理部門先后對珠峰登山者年齡、登山經歷等進行限定和審核,既尊重夢想,也呼吁人們量力而行。
責任編輯:肖舒
- 2019年珠峰中國一側登山季結束 241人登頂2人獲救2人死亡2019-06-03
- 2019年珠峰中國側怎么了?2019珠峰中國一側登山季盤點2019-06-02
- 數百登山者攀登珠峰致擁堵 已有11人不幸遇難2019-05-28
- 游客西藏之行因高反落下終身殘疾 將旅行社告上法庭2019-05-15
- 西藏迎來2019年珠峰“登山季” 64名先遣隊啟程赴大本營2019-04-12
- 2019年珠峰春季登山季開啟 中外登山者已陸續抵達西藏2019-04-11
- 珠峰“永久封山”傳言引熱議 規范登珠峰符合共同期待2019-02-20
- 球衣被中國勇士帶到珠峰之巔 梅西雙語回應:謝謝你2018-05-23
- 登頂珠峰22次 尼泊爾登山向導刷新世界紀錄2018-05-18
- “珠峰熱”背后:南坡大掃除第一天清理1200公斤垃圾2018-05-04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高三學霸同時被5所世界名校錄取怎么回事?雷2019-12-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