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 今天(17日)中午12時1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組織發射捷龍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順利將三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由中國航天“國家隊”首次采用純商業化模式執行的商業航天發射,拉開了我國商業航天領域的新篇章。
記者 :“這里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在我身后不到三公里的地方,捷龍一號運載火箭已經發射升空,它將托舉三顆衛星進入距地面500公里的太陽同步軌道。這是由我國航天‘國家隊’執行的首次商業航天發射。”
捷龍一號是由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搖籃。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采用商業化模式,面向商業小衛星市場打造的一款小型固體運載火箭。火箭全長約19.5米,直徑1.2米,起飛重量約23.1噸,這是我國固體火箭中體積最小,重量最輕的火箭。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捷龍一號項目技術經理 龔旻 :“雖然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它的運載能力一點都不小,可以實現500公里太陽同步軌道200公斤的運載能力。所以從運載效率上來講的話,是在我國的固體運載火箭中是最高的。”
除了運載效率高外,“捷龍一號”還具備“兩高兩快”,即“高性價比、高可靠性;快履約、快發射”的特點。通過大規模組批生產,可以縮短發射服務履約周期,與用戶簽約后6個月即可出廠。通過優化發射準備流程,可縮短發射準備時間,運抵發射場后24小時內可快速發射。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中國火箭公司總裁 唐亞剛 :“我們計劃是今年年底,還有一次發射,這個也是在酒泉。明年我們計劃大概有五次發射,這六發都是已經有了訂單,有了明確的用戶。”
此次捷龍一號上搭載了三顆商業衛星,其中“千乘一號01星”將同時具備遙感、通信和導航三個功能;天啟二號是天啟互聯網星座的組成部分,該星座可實現全球范圍內的互聯網覆蓋,星時代-5是則主要用于對地觀測。衛星入軌后將開展一系列技術驗證和數據服務。
責任編輯:黃小群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捷龍一號首飛成功詳細情況 捷龍一號首飛成功意味著什么?2019-08-18
- 捷龍一號首飛成功 成功將3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2019-08-17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湖北以外新增確診降至個位數真的嗎?2月25日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