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教育部網站消息,教育部近日發布關于做好2017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要求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簽約掛鉤,不準以戶檔托管為由勸說畢業生簽訂虛假協議。
曾幾何時,“學生就業率”成為高校乃至一些職業學校比拼的重要指標。在競爭的硝煙中,一些學校動起造假的歪腦筋。筆者在百度上以關鍵詞簡單搜索,“被就業”信息有36萬條,“學生就業率造假”信息有近60萬條??梢哉f,這一問題已經有點嚴重了。從屢見報端的報道中可以看到,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已經一度成為就業率造假的主要手段。這次教育部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協議問題劃出了“雷區”,應該說抓到了問題的要害。
對于學校而言,就業率曾經牢牢掌握著其“生殺大權”。教育部2003年曾下發文件,要求對畢業生就業率明顯偏低的高校及專業,控制或減少招生指標。2005年規定,對連續2年就業率不足50%的專業要嚴格控制招生規模,就業率連續3年不足30%的專業要減少招生甚至停止招生。2014年又要求對就業率連續2年低于60%的專業,調減招生計劃直至停招。
學校比拼就業率似乎有些不得已,因為就業率關系著招生規模、經費數量,并有一系列的問責機制,直接影響到了學校的生存。由此,學生“被就業”的鬧劇層出不窮也就不足為怪了。
筆者認為,“不準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這樣的治標手段必須要有,可以在短期內遏制造假問題。但如果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恐怕還要繼續出重拳。
一方面,既然要對就業率進行考核,那就必須進行有效監管,對其真實性嚴格把關。教育主管部門不能只聽學校的一紙報表和一面之詞,必須加強實地核查,更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和統計手段來檢驗數據的真實性。同時,要加大懲處力度,對故意瞞報、虛報的學校給以嚴厲的處罰,形成制度震懾。
另一方面,解決“就業率注水”問題,更要有實質性的辦法。如果實踐證明,現有的監管手段無法對就業率的真實性進行有效約束,就應該考慮改變。其實,就業率只是體現學校質量的一個方面,應建立全面、綜合的考評機制,弱化乃至取消就業率這個考核指標,學校只能將其作為一種信息披露。如此,才有可能從根本上斬斷虛假就業率的幕后推手。
最后再說一句,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乃至弄虛作假,并設置種種損害學生利益的條件,更有可能成為事實上的壞教育。在學生完成學業即將走出校門的時候,學校“最后一課”,以這種強迫的方式教了學生造假的招數,多年的誠信、守法教育豈不毀于一旦? 責編:陳全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高校畢業生1個月寫13萬字記錄大學時光:致敬青春2018-02-08
- 福州出臺意見促進就業創業 獲評市級創業創新示范中心獎130萬元2018-01-31
- 人社部:今年高校畢業生將達820萬人 任務繁重2018-01-30
- 福州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 優秀創業項目可獲10萬元扶持2018-01-30
- 高校畢業生慶祝母校入選“雙一流” 種出校徽蘋果2018-01-05
- 陜西:高校畢業生創業失敗可再享1年社保補貼2017-10-23
- 第五屆海峽青年節8月9日將亮相福州 聚焦青年就業創業2017-08-07
- 福建出臺措施鼓勵臺灣青年來閩就業創業 最高可獎50萬2017-08-02
- 福建積極服務臺胞來閩就業創業2017-07-27
- 郵儲新羅支行向高校畢業生普及金融知識2017-06-30
- 最新教育資訊 頻道推薦
-
杭州男生將赴劍橋留學:差點不想去嫌校園冷清2018-0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