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鑒會已結束,市民仍要買橘子
我們沒想到的是,市民的愛心如此熾熱。“品鑒大會”9:40開始,不少讀者都是一次買兩三袋,還有的一口氣買5袋。3萬斤橘子堆在本報大院里,原本還像一座小山一樣,但沒過10分鐘,就已被“削低”了兩成。有些市民來得遲了,急得在隊伍后頭大喊:“前面的少買點,我們買不到了!”
眼看著買橘子的市民隊伍,已經排出五六十米到了華林路上,而市民還不斷地前來,馬路邊停滿了自行車和電動車。本報只好臨時決定“限購”,到場市民每人限購一袋,保證更多的人能夠品嘗到閩北蜜橘。即便這樣,11點左右,3萬斤蜜橘就全部“清空”了。
還有十幾位市民仍然留在現場,心有不甘,跟果農盧良華商量:“你們還能再進貨嗎?”一直到了昨天下午,仍然有市民來詢問:“還有沒賣完的愛心橘嗎?”
微博助推愛心橘熱賣
為了幫閩北橘農擺脫困境,避免“增產不增收”的傷農情況,本報14日發出第一篇“關注閩北橘農”報道后,海都網也同步發布微博:“秋風起,又到一年蜜橘成熟時。在經歷了前兩年早春霜凍影響掛果后,今年的蜜橘迎來了豐收,但果農卻笑不起來。因為價格太低,銷路窄,連成本都不夠,望著成片豐收卻上不了市的蜜橘,果農十分無奈,近期蜜橘就滯銷近200萬斤。”
這條微博打動了無數市民,一天之內就被轉發了100多次,有網友感嘆:“以前新聞只說農民收成好不好,總以為農民就是看天吃飯,看了走基層的報道后才發現,即使是大豐收,也有如此苦惱。”此后幾天,本報微博連續報道愛心聯盟幫忙賣橘的好消息,網友們也被動員起來了。“孔農印象”感嘆,“愛心蜜橘,有愛這么多”;“簡單果大”的話讓很多人唏噓不已:“我又開始相信人間真情了”。
昨天品鑒會一開始,記者注意到,不少前來獻愛心的市民都拿著手機,拍下現場的火爆場面,傳上微博。而網友們早已興奮起來了:“看看多久賣完!”“轟轟烈烈,一個多小時搞定!”顯然,人山人海的現場照片點燃了榕城市民的激情。網友DUTY的朋友就在品鑒會現場,他只好“隔空喊話”:“感謝愛心的人們,咸魚哥,替我買兩斤吃了,下次錢給你!”
昨天,更多的“愛心橘體”是這樣的:“你橘子了沒有?”“跪求一起去買橘!”大概是脫銷的速度超過了所有人的想象,到11點,很多上班族下班的時候,橘子早已清空,“沒有我搶的機會了!T.T”,網上一片“哀嘆”。
網友“阿拉蘇刃心”的心態很復雜:“幾年前要是有微博,我們家橘子都不用爛在樹上了。橘農有多苦,你們是不懂啊,定期鋤草噴農藥、疏花落果上肥料,一個都不能落下啊,肥料農藥超貴的啊!生怕收成不好,本都回不來啊,收獲的時候才是最忙的,摘橘子、保鮮(用保鮮袋包)、運輸。包橘子包到手軟,請人的話是要花錢的。便宜了還請不到人啊!”
“哈拉嵐屏”很是感慨:“農民多好,能種糧食和水果,還選品質最好的挑來城里給你們食用,該感恩農民他們吧……”
海都報做了一件大好事,這是絕大多數網友的共識。不過,也有不少人比較“理性”,以市場行為來拓寬銷路,才是解決閩北蜜橘滯銷的關鍵。“fishfishcom”就出了個點子:“到了春節,新加坡超市都熱賣漳州蘆柑和橘子,華人拜年習慣帶上一箱蘆柑或者橘子。你們應該爭取外銷,呵呵。銷路應該不錯的。”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