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9月9日電 (記者丁怡婷)近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三五”翻一番,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四五”再翻一番,達到1.2億千瓦左右。
用電低谷時通過電力將水從下水庫抽至上水庫,用電高峰再放水發電,抽水蓄能電站好比大型“充電寶”,有利于彌補新能源存在的間歇性、波動性短板,是當前技術最成熟、經濟性最優、最具備大規模開發條件的電力系統靈活調節電源。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介紹,看總量,目前我國已投產抽水蓄能電站總規模3249萬千瓦、在建總規模5513萬千瓦,均居世界首位;但看比例,我國抽水蓄能在電力系統中的比例僅占1.4%,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按照此前一輪的規劃,目前剩余抽水蓄能項目儲備僅有約3000萬千瓦,難以有效滿足新能源大規模高比例發展和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需要。
各省(區、市)能源主管部門根據《規劃》,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統籌電力系統需求、新能源發展等,按照能核盡核、能開盡開的原則,在規劃重點實施項目庫內核準建設抽水蓄能電站。
根據《規劃》,到2035年,要形成滿足新能源高比例大規模發展需求的,技術先進、管理優質、國際競爭力強的抽水蓄能現代化產業,培育形成一批抽水蓄能大型骨干企業。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金面具、神壇、玉琮、絲綢……三星堆考古又上2021-09-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